邹晨莹
一番步履匆匆的观会下来,“路”这一字眼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中非经贸博览会现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京京忆起大学期间不堪回首的回乡往事:回家的路极不好走,中转费周折,假期回趟家路上的时间就得好几天。一旁的非洲记者频频点头,全然一种感同身受的表情。“路通到家门口”,今时今日,便捷的陆海空立体交通,不仅是中国人满满的自豪,也是非洲友人心里的期待与向往。
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让我们看到了非洲蓬勃的劲头、发展的活力。得益于以“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活视域得到延伸,经贸领域得到扩展,中非合作也就有了更加宽广的舞台。几十年前,坦赞铁路见证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对非洲国家的无私援助;如今,亚吉铁路、蒙内铁路,刚果(布)国家一号公路、阿尔及利亚南北高速公路等众多基础设施项目,见证着非洲发展中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因为路的贯通,合作步履坚实。未来的日子里,市场运作、产能合作、投资运营,中非仍有很远的路要走。无论是倾向于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领域大显身手的国企,还是在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雄心勃勃的民企,中国企业在对非投资方面形成共识,即从在非洲建设基础设施,转向帮助非洲国家建设工业体系,不仅仅是让设备走进非洲,还要把技术转让给非洲,把经验分享给友人,培育起属于非洲各国自己的人才队伍及运维体系。
“朋友多了路好走”。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1600余名外宾,5000余名内宾,3500余名境内外参展商、采购商和专业观众,随处可见的是相谈甚欢,忙着交朋友、加微信,“朋友圈”越来越广。超过200亿美元的经贸成果,以及上线网上博览会和中非经贸数字平台,成立对非经贸合作项目信息库,筹建中非经贸合作研究院,探索地方对非经贸合作经验模式,“永不落幕的中非经贸博览会”使得中国和非洲的联结日渐紧密,汇成强大的发展合力。
一个个“首次”、一项项共识,着眼于中非的未来和人民的福祉,中非经贸博览会为中非务实合作标注出崭新且宽广的路径。展馆之内,尼罗河流域的北非、炎热的西非、动物世界里的东非“尽收眼底”,有穿行于非洲的恍惚,令没有到访过的中国观众心旌摇曳;长沙街头,不少非洲友人寻找市井美食,寻常的百姓生活令他们流连于此。彼此的不舍与向往,铺垫出未来更多的友谊传奇。
路,如人之血脉,助推各方跨越物理上的空间距离、实现互联互通;合作共赢之路,让中国与非洲各国紧紧相连。通过这条友谊之路,增进互信,彼此的距离不再遥远;通过这条合作之路,共商大计、加强协调、深化合作、谋求共赢;通过这条未来之路,同命运、共患难,携手前行,共同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责编:刘畅畅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