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糊涂”与“假聪明”

2019-05-17 08:31:3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段官敬] [责编:潘华]
字体:【

  段官敬

  《宋史·吕端传》记载:吕端被提拔为宰相,因佩服寇准的才能,奏请宋太宗允许其与寇准轮流掌印、领班奏事,日常有事总与寇准商量、从不专断。过了一段时间,又主动将相位让给寇准,自己甘当参知政事。当世人认为吕端让权是“糊涂”,而明代思想家李贽却评价,“吕端大事不糊涂”。

  “为一身谋则愚,为天下谋则智”。愚与智、糊涂与聪明之间,根本区别于“为了谁”的问题。林语堂在《中国人之聪明》一文中,深刻批判旧社会存在的黑色处世哲学,“中国人既发明以聪明装糊涂之聪明的用处,乃亦常受此种绝顶聪明之亏。凡事过善于计算个人利害而自保,却难得一糊涂人肯勇敢任事,而国事乃不可为。”以聪明装糊涂之聪明,遇事则躲、爱惜羽毛、唯求自保,导致家国大事无人问津、以致百姓罹难民族危机。足见,此种“聪明”乃为“假聪明”、真糊涂。

  现实工作中,不乏少数“假聪明”、真糊涂的例子。譬如,有的信奉“唯上不唯下”,只顾上级满意、不管群众愿意。有的人习惯“装”,组织和领导面前谄媚乖巧,对待下属和群众专横跋扈;有的举止“表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有其言无其行。有的人喜欢“演”,公开场合高风亮节、大义凛然,私底下拉帮结派、蝇营狗苟;有的执迷“升官求发财”,一朝权在手、便把好处捞,到头来“反送了卿卿性命”。

  “假聪明”不外乎定力不足、韧性不够,价值认知、理念思维、意识判断易受外部环境干扰和侵袭。耳根子听了些庸俗的哲学,眼睛里见了些低趣的人事,于是有样学样、假模假式,逐步由“不糊涂”转向“假聪明”。

  “假聪明”之人真不了,“不糊涂”之人真为民。据史载,范仲淹出任参知政事,特别重视官员的任用选拔,主张建立严密任官机制,根据平时情况表现,对官员名单逐个审查把关。凡遇“不才”之人,“一笔勾之,以次更易”。枢密使富弼劝说,“一笔勾之甚易,焉知一家哭矣”。范仲淹答,“一家哭何如一路哭?”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面对利益,糊涂一些,超然洒脱、安之若素。如此“糊涂”,实则是“不糊涂”的大哲理,不计得失、少些杂念、力戒巧诈,彰显坦荡真诚、云淡风轻的襟度品格。走出个人的“一亩三分地”、融入集体的“大天地”,就不会自以为是、“假聪明”;摒弃自我固封的“方寸心”、做到“以百姓心为心”,就定能遵规守纪、“不糊涂”。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