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建
4月13日,湖南日报发表署名“晨风”的评论文章,题为《全力建好岳麓山大学科技城——二论集中精力抓好经济新的增长点》。文章提出,教育、人才是一个地方发展振兴的源泉,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城市与大学之间,浑然成为血脉相连、共生共荣的共同体。建好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对湖南发展的带动作用怎么评估都不过分。
学以载道,经世致用。自古以来,“离中原而独行”的楚学风骨也好,“道、治、学三者融通”的湘学文化也罢,湖南在教育与学问上始终有其风雅之姿、卓然之位。一座城市,抑或一个地区,成风化人是最暖的作为、最美好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说,兴湖南之学问传统、开三湘之教育新天,既需要宏观政策的纵横捭阖,亦需要微观院校的风云激荡。
顾名思义,“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大概涵盖了湖南人三大理想:一是书院历史的文化传统。滔滔湘江在前,巍巍岳麓在后,弦歌不绝,人文相续。二是高校汇聚的集约规划。早在2000年,以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为主形成的岳麓山大学城的统筹发展,就被列入了全省“十五”规划。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相当规模。三是科技取向的价值目标。材料科学、计算机通信、机械工程等各领风骚,从科研团队集聚到双创孵化基地,再到深度专业服务,上下游企业环环相继,“黑科技”令人目不暇接。以科技为抓手、以科技为支撑、以科技为依托,这注定不是一处“千城一面”的大学城。
既然是全省的大事,就要举全省之力来支持。从2016年建设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写入省党代会和省政府工作报告,到2017年省委主要领导提出要以“大科城”建设为抓手,打造“知识岳麓”“创新岳麓”;再到全国两会上,省委再次提出“把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打造成亮丽新名片”。认知越来越明确、定位越来越精准,“全国最具活力、最为美丽的大学城、科技城、创业城”的担子也越来越沉。
越是任重道远,越要全力以赴。“全力”二字,说到底就是魄力和雄心。所谓魄力,是把当下的事情做好。用“绣花功夫”精心打磨每一道工序,用“艺术执着”精细雕刻每一个细节,真正的岳麓山大学科技城不仅在硬件上“过硬”,在软件上亦要传神传魂。所谓雄心,就是把未来的愿景规划好。立足于创新型省份建设、着眼于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力打造全国领先的自主创新策源地、科技成果转化地和高端人才集聚地,岳麓山大学科技城蕴蓄着湖南发展的无限可能。
《礼记》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因教而兴、因学而省,这是湖南的历史,亦是湖南的未来。岳麓山大学科技城是要把“满天星”聚成“一团火”,这是新时代高教之火、这是新湖南腾飞之火,更是科教兴城样板之火。相信在不远未来的某一天,“岳麓山下好读书”或会成为每个中国年轻人求学的梦想与信仰。
责编: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