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评论员:惟有公平公正,才能心服口服

2019-02-13 06:4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湖南日报评论员] [责编:潘华]
字体:【

惟有公平公正,才能心服口服

——自治州精准扶贫经验谈①

湖南日报评论员

作为我省脱贫攻坚的主阵地,自治州从2014年到2018年的五年时间里,已累计减贫55万多人,贫困发生率由31.93%下降到4.39%。而习近平总书记踏访过的十八洞村,全村136户533名贫困人口于2017年2月全部脱贫,以一副美丽文明乡村的模样呈现于世人面前。

与穷根苦斗了一辈又一辈人的十八洞村,为何能在短短数年时间里,迎来“换了人间”的嬗变?甩掉贫困帽子的成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重要、很关键的一条,是在扶贫对象识别上,注重公开公平与群众满意相结合,把识别的权力交给广大群众,让好政策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

扶贫帮困涉及现实利益的分配调整,谁该扶,该帮谁,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倘若对象识别不准,或者出现偏差,就会导致政策走样变形,就有人心不服、气不顺。

在脱贫攻坚中,十八洞村严格按照“户主申请-投票识别-三级会审-公告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审批-入户登记”等七道程序,及时张榜公布结果,整个识别工作实行全程民主评议与监督,让好政策发挥好效力。十八洞村之所以能在脱贫攻坚上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提前实现集体脱贫,精准识别扶贫对象上确保公平公正是根本前提。

“不患寡,患不均。”在扶贫政策推行过程中,群众最怕的是基层干部利用职权搞优亲厚友的一套,最担心少数基层干部私心作祟、“雁过拔毛”“好处让自家搂”。从近年来扶贫领域查处的一些案例来看,群众的担心绝非多余。

这些年来,自治州在精准识别扶贫对象上出台“九不评”的标准,其中包括有楼房或商品房的不评、嗜赌成性的不评、不务正业懒惰成性的不评、不履行赡养义务的不评等。这套以公平公正为圆点的“精准识别”标准,服了众人心,具有可操作、可复制的特点。

贫困和扶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扶贫工作的进展,一些经过努力跳出了贫困标准的帮扶对象要被“请出”,另一些人要被“纳入”,出出进进之间就需要有清晰的尺度与标准,否则,脱贫攻坚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还会造成新的矛盾。这些年,自治州按照“应进则进、应出则出”的原则,在全州范围内开展扶贫对象动态调整,让宝贵的扶贫资源发挥出了“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湖南是精准扶贫方略的首倡地。5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思想引领下,湖南狠抓产业发展、就业帮扶、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及后续帮扶等重点工作,探索出“四跟四走”等扶贫新路子。仅2018年,便实现了131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2491个贫困村脱贫出列、1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由3.86%下降到1.49%。这是一份了不起的成绩单。但要赢得脱贫总攻战的最终胜利,我们仍要付出比以往更加艰辛的努力,依然要把坚守公平公正原则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责编:潘华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