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一些高校频频出台禁酒令,不让学生在校内外喝酒。陕西西安翻译学院最近出了新规定,禁止学生在校内校外喝酒,平时会有学校相关人员在校门口检查学生是否喝酒。一旦发现喝酒就会被处罚。
对于这项规定很多人表示,这种做法是不是学校管得太宽了?的确,高校中大部分学生已经成年,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喝不喝酒是学生的个人自由。但在笔者看来,学校禁酒还真不是管得宽,不论禁酒令是否能够真正对禁止学生喝酒起作用,但学校该有的态度还是有必要摆出来。
就从酒本身来说,就不应该多多益善。酒的危害不言而喻,不仅伤肝,而且过度饮酒会对脑部、心血管系统以及神经造成伤害。大学生喝酒出事的新闻也是层出不穷,2014年,在广西某大学研究生丁某和同学聚餐,狂饮过后,丁某醉酒后倒地不起,最终身亡。其余4名同学均出现不同程度酒精中毒的症状。这类事例并不在少数,如果学生饮酒行为不严加禁止,学生饮酒安全又该如何保证呢?
学校禁止学生饮酒也是出于对学生负责。在学生聚会饮酒时,极易受到同桌伙伴、聚会氛围的感染,不自觉喝下过量的酒精,很容易出事。学校作为学生的监督者,应该对学生的安全负责,规范学生行为如果大学生因饮酒死亡,学校是需要承担责任的。2013年8月30日,焦作市某高校新生冯某与同学聚餐饮酒过量,抢救无效死亡。冯某家长将学校起诉至法院,法院判令学校支付原告损失的20%,约20万余元,原因是,学校管理不到位,存在一定过错。学校出台禁酒令,正是学校对学生安全应该承担的责任,这也是为学生的安全着想。
而且如今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畸形酒桌文化,也侵害着学生的身心健康。酒桌文化在校园的盛行,是浮躁的社会风气已经刮进了校园这片净土。都说大学士社会的缩影,的确,大学生在踏入社会前应该在校园学会基本的社交,但这并不是说社会上一些糟糕的风气我们也要全盘接受。很多大学生把社交当成校园生活的全部,把喝酒应酬当作人际交往的手段,这不应该是一个大学生正确的生活方式。
禁酒令可以打压在学校已经蔚然成风的酒桌文化,积极营造安全、稳定、和谐、向学的校园环境,这对学生、学校而言都是一件好事,禁酒令应该得到支持。
责编: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