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共享的创新契合时代大势

2018-11-19 08:3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陈守湖] [责编:夏博]
字体:【

陈守湖

“营造国际合作环境,让科技创新成果为更多国家和人民所及、所享、所用。”1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主旨演讲时,针对大搞技术封锁的“逆潮流”铿锵有力地阐明中国态度。

知识产权制度的设立,其核心目的是要保护原创、鼓励创新,是推动创新的重要制度支撑。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某些发达国家和机构手中,知识产权已然异化成拒绝创新成果共享的托词,致使技术鸿沟在全球化进程中愈加扩大。“科学成果只不过是几个发达国家的特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世界科学报告》一语道破“天机”。

如何评价创新的价值?试想,即使是最能提升百姓生活质量的科技创新成果,如果将其封闭在实验室中,这样的创新又有何意义?推而广之,如果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将自己的成果完全封闭在国门之内,忽略人类共同体的需要,甚至成为垄断敛财的工具,其创新价值同样要大打折扣。“让科技创新成果为更多国家和人民所及、所享、所用”,是契合时代大势作出的价值引领。

杂交水稻技术之所以伟大,除了这项技术大大提升水稻产量,解决粮食问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项技术走出国门:湄公河流域,布隆迪、哥斯达黎加、巴基斯坦……在世界上的许多地区,都有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有力印证着中国创新所蕴含的开放价值和共享价值。

创新,不是关闭大门,它需要开放思维。只有拥有足够的开放度,才能融入多元的理念、制度和人才,才会聚合起强大的创新团队,在观念的碰撞、制度的互补、人才的协作中不断推进创新,使创新能力成为可持续的国家资源。创新,不是成果独享,它需要共享思维。全球化时代的创新,要讲国际视野,也要讲国际责任;信息化时代的创新,要讲信息互通,更要讲成果分享。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维度上,创新是具有超越性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创新具有普惠性,最大程度地服务人类。

上个月,科技部正式批复同意湖南建设创新型省份;11月17日,我省召开创新型省份建设院士咨询会。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亦需开放共享的创新,不仅让无形的创新转化为坚实的动能,成为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来源,而且让冰冷的技术有温暖的人性,不断照进现实,给老百姓带来满满的获得感。

责编:夏博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