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勤俭”为标尺,让建设更有民生温度

2018-07-19 15:47:41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胡辉] [责编:印奕帆]
字体:【

7月18日,湖南日报发布署名“晨风”的评论文章《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四论反对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不切实际现象》。文章提出,我们要倡导勤俭节约办一切事情,坚决抑制盲目追求气派豪华的冲动,坚决制止浪费民力、与民争利的行为,坚决防止“头脑发热”的盲目举债和前人大手大脚、后人“击鼓传花”所带来的风险。

“成由勤俭败由奢”。虽然我国已跻身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大事和难事还有很多,我们奢靡不起,也浪费不得。建设中盲目攀比,以“关注民生”为幌子大手大脚花钱,让资金的大窟窿成为本届政府的“政绩”和下届政府的“包袱”,只会让有限的资金捉襟见肘,甚至负债累累。因此,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

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首先就得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勤俭办一切事情”,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传家宝,也是检验有关部门为民初心的重要标尺。如何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突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是各级政府迫切需要重视的课题。为什么要建设?建设是为了更好造福于民。只有摒弃追求排场的“面子观”和“政绩观”,将建设资金科学、合理用在基础设施上,才能切切实实打造民生工程,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应精打细算下好“一盘棋”。建设肯定需要必要的投入,但切不可盲目而为。“要想富,先修路”,但是如何修路、如何选线,得符合当地实际。基础设施建设,一定要规划先行。那些道路坏了修、修了又坏,马路扩了又扩,花苗才种又全部挖了换新的,一而再,再而三,朝令夕改,拿此前“没规划好”说事的,实际上都是“花百姓的钱,露自己的脸”,是政绩观和民生观出了问题。

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城市建设必须“量体裁衣”。基础设施建设要因地制宜,不可偏离实际。大马路、大广场、大绿地、大园区,放在大城市,那是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而若放在人迹稀少的小城市、小市场,则是“虚胖”,是“门庭冷落车马稀”,是实实在在的大浪费。“守着多大的碗就吃多大的饭”,有关部门对当地经济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马路的宽窄、房屋的高矮、排场的气派,一定要结合城市实际,力争适度、适中、最优化,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动不动就搞大工程,动不动就负债累累,动不动就“地标性”建筑,脱离城市实际的“豪华配置”,就是打着“民生”的幌子劳民伤财。凡建设多算算“民生帐”,以民意为标尺,将勤俭贯穿始终,就不难把握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度”,建筑这凝固的音乐就不会走调、走偏。(文/胡辉)

相关专题:湖南:反对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不切实际现象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