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共同努力 纾解教育焦虑

2018-03-17 08:3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沈德良] [责编:印奕帆]
字体:【

3月16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就“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问题,作了从幼儿园到大学全流程、全方位的答问,内容十分丰富,观点引人深思。

“学前教育本该是游戏模式”“培训机构鸡汤喝得众人醉”“绝不允许课上不讲课下讲”,从限期消除大班额到重构学前教育体系,从五个方面为教育减负,到看待各类高校排行榜的淡定心态,从整治学生痛恨、家长无奈的校外培训机构,到稳步推进高考改革,校正高考这根指挥棒……可以真切感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推动教育理念回归时所做出的实实在在的努力。

众所公认,中国的教育模式有其独特优势,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难点、痛点。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任何单一努力都难以撼动累积多年的难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各方共同发力,纾解笼罩在教育头上的焦虑心态,是解决这一领域诸多失衡、无奈现象的治本之策。

当前教育领域存在的焦虑,通俗地说,是任何环节都想往前赶,任何一个台阶都希望往高处挤。比如说,本该是做游戏的学前幼儿教育,却植入小学阶段的语文、算术、英语。小学“神题”,能难倒高学历成年人;想辅导上初中的孩子,有着本科毕业的父母面对试题简直如读“天书”。这种违背教育自身规律、忽视学生身心健康的拔苗助长,往往是孩子难受,家长无助,社会无奈。

这种焦虑来自家庭“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预设。从幼儿园开始,孩子就进入竞争的状态,从义务教育阶段追求上名校、进重点班、参加各种考试、竞赛;参加高考,“985”“211”“双一流”成为瞄准的目标。优质资源承载量终究有限,千军万马往一处挤,势必导致就学的门槛越抬越高。

焦虑也来源于学校。升学率高把老师、学校捆绑在一起,重点学校成了孩子、家长顶礼膜拜、挤破门槛的“圣地”。围着优质资源转,让政府部门的减负措施遭遇各种阻力,以至于出现“校内减负校外增、老师减负家长增”的怪圈。

教育焦虑,同样来自社会。学校与能力并不存在天然的等号,但许多用人单位,往往在招聘时把学校在高校中的位置、排名作为取舍标准。这种有失偏颇的做法,反过来加重了家长、学生的焦虑。于是,学生、家庭、学校、用人单位,焦虑层层加码、不断增压。

教育领域的难点、痛点,是教育部门的事,同样是全社会的事。调整心态,保持定力,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才有可能有效纾解教育焦虑。

责编: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