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四大机制” 推进绿色发展

2018-01-14 09:35:3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刘小明] [责编:夏博]
字体:【

刘小明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把绿色发展作为解决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手段,彰显了党和国家加快推进绿色发展的信念和决心,昭示着绿色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引领未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模式。推进绿色发展,提供机制保障和制度支撑。具体要完善“四大机制”。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一是加快生态补偿立法,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补偿的资金来源、重点领域、补偿方式、补偿标准,确定相关利益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和保障措施。二是完善全国统一的生态公共产品交易市场。对于具有竞争性、排他性的自然资源,应通过市场来解决合理配置问题。特别是推进资源和环境领域的价格改革,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均放给市场;凡是涉及生态公共产品的价格改革均应依法有序进行,构建更加均衡的自然资源保护和环境价格形成机制。三是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主要用于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对完成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生态保护优良地区进行补助和奖励,缩小当地群众与其他地区的收入差距。通过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倒逼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倒逼城乡依法管理推动人居环境改善;倒逼居民绿色生活提升绿色生活理念;倒逼偿还生态欠账加快生态修复治理;倒逼干部作风转变促进发展动能变革。同时,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引导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和修复,拓宽投融资渠道。

完善科技创新机制。一是加快生态技术创新。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的运用,加强资源节约、替代、循环利用、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等先进适用技术创新。将生态文明公共产品的基础研究、关键性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创新,纳入国家和地区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从政策和人财物上给予大力支持。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技术研发推广,单靠企业做,难度比较大。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可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或由政府予以回购或回报的方式,加速生态环保技术及产品的转化应用,调动研发人员和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下活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盘棋”。二是加大生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性。一方面,政府通过财政支持、制度创新和制度供给,推动优化高校学科专业布局,加快生态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时拓展国际合作渠道,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和人才引进;另一方面,通过政府提供补贴和出台优惠政策等形式,促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积极吸纳生态人才。

完善政府考评机制。一是将绿色发展纳入绩效考核。根据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特点,建立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考核评价标准,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对党政领导班子,加强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方面的考核,把生态文明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把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与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资金安排结合起来,让生态文明考核由“软约束”变成“硬杠杆”。二是把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措施落到实处。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没有“安全着陆期”。

完善科普宣传机制。一是不断丰富生态文明教育方式。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公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内容,针对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四类重点人群,普及生态知识,宣传生态文明,繁荣生态文化,从而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全民的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让绿色发展理念入脑入心。二是多种形式宣传生态科普知识。利用全国科普日、环保日等,集中广泛开展生态文明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网站活动,倡导公众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绿色出行、低碳生活,自觉抵制环境污染,形成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三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典型的宣传,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系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