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丹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注解,很多人理解重心还在于经济效益的考量,保护的目的在于开发,绿色的价值在于经济。实际上,这种“发展导向”的思路仍然坠入了粗放型经济的逻辑窠臼。
到底什么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意?比起“增与变”,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减与守”,减少开发和掠夺,守住生态环境的容量、守住生态系统的活力,让经济朝着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湖南生态之美看洞庭——洞庭湖的富饶资源、绝世美景,曾为湖南赢来无数赞誉。湖南生态之殇也在洞庭——洞庭湖水面萎缩、环境恶化,已成生态短板。省委书记杜家毫强调:“还洞庭湖一湖清水,就是造福子孙后代”;省长许达哲指出:“要真正让绿水青山成为湖南亮丽的名片”。保护好、治理好洞庭湖,是抓好长江大保护的必然举措,也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应有之义。
湖南卫视系列报道《为了子孙后代》启动微镜头,对准了洞庭湖的生态保护。镜头对准麋鹿,镜头外直指湿地防护;镜头对准江豚,镜头外直指围网养殖与非法捕捞;镜头对准欧美黑杨,镜头外直指退林还湿与退养还净;镜头对准排污沉疴,镜头外直指工业污染。通过微镜头,报道记录了那些为守住绿水青山、为了子孙后代而忘我付出的人和事,同时记录了一场全面铺开的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如何落地见效。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洞庭湖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过去急于大开发、忽视大保护留下的“后遗症”。今天,我们为子孙后代留住绿水青山,还洞庭湖一湖清水,便是伟大梦想、幸福生活的来源和基础。透过《为了子孙后代》的微镜头,麋鹿族群的守护者、江豚微笑的保护神、分秒必争的执法者、忘我无畏的志愿者一一为观众所认识,这实际上是在彰显生态治理的湖南担当;当观众看到鹿丁兴旺、江豚成群、植被恢复、候鸟归来,这实际上也是在点赞湖南坚行正道、全民共治的生态治理之路。
如果说“出重拳、治沉疴”的环境整治风暴,是惊涛拍岸的黄钟大吕,那么入脑入心的环保宣传,则是润物无声的如歌行板。它们共同在破与立的辩证法中,汇聚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正是因为如此,八百里洞庭鱼米乡的画面又穿越历史、渐行渐近。
责编:夏博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