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会习近平文艺思想,打造电影湘军新经典

2017-12-12 08:48:38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曾晓晨]
字体:【

周丕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文化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对文艺创作提出了新思想、新要求。纵观习总书记关于文艺创作的主要论述,从2014年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全国文联十代会上的讲话,再到十九大关于文艺创作的思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跃然纸上、形成体系。它深刻反映了当下文艺实践的本质要求和当代中国文艺运动的现实逻辑,在充分总结了中外社会主义文艺运动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我国文艺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有力地破解了一直以来困扰我们的文化自信不足、文化水土流失、文化传承与发展等一系列瓶颈问题;在物质文明发展、经济振兴的过程中,战略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与发展方略,指导我们以更高的历史站位、更坚定的文化自信、更坚实的生活基础,去开展文艺工作。几十年的电影征程中,潇影集团正是始终对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满自信,才一直坚持“红色原创”路线。我们以国家、民族的发展历程为根基,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为己任,打造出《国歌》等多部独具湖湘文化特色的红色经典作品,用“红色”品牌,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传达文化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影发展之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要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为人民昭示更美好的未来,为民族描绘更辉煌的明天。电影艺术创作要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只有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才能真正做到总书记所说的“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才能使文艺作品发挥最大正能量,这也是经典作品具有持久生命力和深远影响力的根本所在。2017年,潇影集团立足当下,聚焦于“精准扶贫”的国家政策,拍摄了电影《十八洞村》。影片以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折射时代变迁和风貌,展现新时代农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使得影片广受好评,票房破亿,也用实践检验着人民才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要求我们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面临新目标、新任务,潇影集团在未来的电影创作中将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目标,提高质量水平,努力打造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经典作品,上“高原”,攀“高峰”。同时,在电影创作中坚守艺术理想,力争用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的电影作品引领社会风尚。针对未来五年重要时间节点,潇影集团正在积极策划筹备多部原创题材主流电影,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潇影集团正在筹备电影《南方诗篇》;为庆祝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潇影集团正在筹备电影《国运》;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潇影集团已经策划了电影项目《毛泽东与李达》。此外,潇影集团正大力加强商业影片、艺术影片创作,构建与主流影片三向并进的创作方向,多种形式繁荣文艺创作。

做强电影产业。在全球电影一体化的新时代,电影创作的繁荣更需要强大的电影产业支撑。作为国有独资企业,繁荣文化事业和做强文化产业是潇影集团的双重目标。近几年,潇影集团在每年推出八部以上电影作品的同时,大力发展相关产业,形成了“影视创作、媒体传播、影院建设、文化地产”四轮驱动的发展模式,集团总创收和总资产对比2009年转企改制时实现了翻倍增长,为电影创作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未来,潇影集团将以提质增效为总揽,做大做强产业规模,用实际行动助力中国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

做优文化产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作为全国七大电影集团之一和湖南八大省管国有文化企业之一,潇影集团将以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创作目标,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继续立足本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多向创作,以创新驱动电影产业全面发展,彰显电影湘军新活力,力图推出通过更多经典的电影作品,让中国电影成为文化产业中的引领性产业,成为最受人民群众欢迎的文艺形式,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亮丽名片,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作者系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