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大军“地铁门”,不要被情绪化带偏

2017-06-02 11:56:2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王彬] [责编:印奕帆]
字体:【

所谓“经济学家”仲大军在北京地铁里对女孩“蹭胸”、打人事件,没有因为公安机关作出行政处罚而告一段落。5月30日,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吴丹红在自己的微博中贴出了仲大军的自辩书。仲大军高调指责:自己坐得好端端的,怎么可能蹭着她?相反是女孩让他“挪一挪”,很不礼貌,“纠缠不休”,他才先后打了女孩3个巴掌。(6月1日 中国网 )

现在的情况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双方都觉得自己是受委屈的那一方。女孩说她被仲大军性骚扰了,仲大军发文否认了性骚扰,但也表明自己受不了女孩的不懂礼貌,不尊老,也因此打了女孩。至于殴打,被打女孩称自己遭到仲大军多次“殴打头部”、“轮耳光”,并且遭到仲大军“抢夺手机”、“踢踹倒地”。仲大军在微博中提到自己前后打了女子三巴掌。也就是说,殴打的程度在双方嘴里也有较大的不同。

这些说法,纷纷扰扰,便让舆论炸了锅。舆论跟着双方各执一词的说法走,围攻、谩骂、骚扰和污辱屡见不鲜,恶意诽谤和谣言也铺天盖地。可以说,双方被自身的情绪化带偏了,而网友们也在纷扰的信息中,同样被带偏,这说到底还是理性判断与认识的不到位。

其实,双方说法的真实性,目前都有待进一步的商榷。可就常理而言,这些说法不能全盘否定,得辩证的去看,进而使其对真相的明晰进行相应的支撑。怎么说呢?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双方都是站在各自的道德高地上,去判断对方的行为,忽视对自身问题的客观审视,便是最大的问题,这是最需要认识到位的一点。因为有了这一点的认识,才有可能规避情绪化的干扰,最大程度还原事实,这恰恰也是这一事件中舆论生态所缺失的东西。

所以,把握住这一审视的基本准线,再回过头来去判断这一事件,在已有说法的基础之上,用理性的态度去找到他们各自存在的问题,加以细致的调查,现实就真的会变得明晰。

已经能够明确的事实是,仲大军确实殴打了女孩,无论具体程度如何,这打人的情况就应该被依法处置。这一点无论仲大军怎么委屈,就算拿“礼貌”、“尊老”这些标签来当挡箭牌,他都是逃不掉的,这也是他在此事件中所犯的最严重错误。还有,这些挡箭牌不但会留下无力感,还会更加凸显出来其那偏激的道德审视,这也是仲大军自身所忽视的错误。而女孩方面,就涉及到“性骚扰”问题的真实性,这还得法律来明晰,如果有证据能做实,其的责任就轻一些,否则,其也要承担“诬陷”的法律审判。在这样一个逻辑下,被打女孩也就慢慢知道自身问题所在。

当然,对于广大网友的恶意诽谤和谣言,如果属实,仲大军也可以付诸于法律渠道,进行起诉,追究相关法律责任,让法治为自己正这一部分名,这是没问题的,这合情合理。

“一码归一码”也应是此事的基本态度。一个事件里面的具体情况,还是要具体分析,如果这都能弄混,那岂不是又回到了“情绪化”的原点上来了?再就是,在“一码归一码”的态度中,无论是当事人还是网友们,都要走下自己主观构建的那个片面性的道德高地,去平视这一事件,事情就简单多了。

这一个案在真相不断明晰之后,便就剩下法律的评判。不过,过程中的反思不能停。公共场合的公共秩序需要大家来维护,这关乎每一个社会人的利益。这本应该是当事双方最基本的处世思维,却被各自的情绪打乱,走入误区,这是双方应该警惕的地方。相关网友们也得反思自身的情绪化,不要动不动就将一个个案演化成群体焦虑,还是得让理性的思维成为主导,让法理的警钟长鸣。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