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中国发展正站在新的起点上,将为“一带一路”注入强大动力,为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一带一路”是世界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与动力,更是内陆湖南经济发展的动能与契机。5月16日,伴随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盛大开启的脚步,由湖南省委网信办策划指导、红网出品的新闻专题《一带一路:从未缺席的湖南》火了客户端和朋友圈。
专题从“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讲话”和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作出“一带一部”发展战略的重要指示为引领,围绕“一带一路”上的湖湘“精气神”,聚焦“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发展战略,诠释了湖南坚定走“一带一路”战略步伐一以贯之的决策基因。
作为内陆省份的湖南,不东不西不沿海,不南不北不沿边。不沿海,曾是湖南发展的区位瓶颈;不沿边也曾经让湖南的开放型经济有劲使不上,有力放不开。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湖南调研时,为湖南发展点题:希望湖南发挥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抓住产业梯度转移和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机遇,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加快形成结构合理、方式优化、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面对不沿边,湖南省委、省政府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主动对接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面对不沿海,不断完善交通运输体系,将交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力更多湖南企业“走出去”,为湖南寻求更加广阔的空间和市场。
湖南有靠前对接“一带一路”的示范与引领
开放,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2015年3月,备受国内外关注的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顶层设计规划出台,长沙成功跻身重点节点城市行列。为了把“一带一路”机遇转变为发展红利,把挑战转化为前进动力,省委书记杜家毫在湖南省第十一届党代会上提出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以融入“一带一路”为切入点,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并重、引资引技引智与优化发展环境并重的深度开放,奋力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
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顶层设计规划出台后,湖南只争朝夕地制订了《湖南省对接“一带一路”战略行动方案(2015-2017年)》,提出充分利用国家通道、国家平台,将湖南经济、人文、资源优势与沿线国家的发展需求结合起来,以长沙为节点城市,以重点区域、重大项目、重点平台、重要机制建设为依托,以提升全面开放水平、拓展经贸合作领域、扩大人文交流为重点,将湖南打造成“一带一路”的重要腹地和内陆开放的新高地。
就在全球瞩目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前夕,应白俄罗斯莫吉廖夫州、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市和意大利威尼托大区的邀请,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率湖南省代表团访问了上述3国相关地区。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塞尔维亚总理、候任总统武契奇会见了杜家毫一行,双方就进一步加强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交流合作交换了意见、形成了共识。杜家毫一行与当地政府、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并签署了一系列政府或企业间友好协议,取得丰硕成果。杜家毫“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前的三国之行,被媒体称作是靠前对接“一带一路”的示范与引领。
5月17日,作为湖南由内陆大省迈向开放强省华丽转身重要标志的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成功获批设立,成为继青岛、重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后全国第7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对湖南构建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打造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毋庸置疑,从省党代会提出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到《湖南省对接“一带一路”战略行动方案》出台,从杜家毫率湖南省代表团靠前对接“一带一路”,到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的获批,无不是湖南省委、省政府敢为人先、科学决策、久久为功的生动写照。
湖南有“走出去”的内在优势
湖南人有着敢为人先的文化基因。湖南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土地,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在实现两个百年梦想的筑梦征途上,湖南又是全国推进“精准扶贫”的策源地。湖南人身上烙着“吃得苦、耐得烦”的因子,血管里流淌着“霸得蛮、打硬仗”的DNA。在近日深圳举行的第十三届文博会上,“霸得蛮”湘军IP系列文创产品被一抢而空,成为本届文博会上的文创类“明星产品”。
“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坚韧不拔”,这是杜家毫概括的湖南人民的精气神。2016年,在世界性经济不景气,全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湖南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大关,稳居全国前十位。湖南经济能够赢得了大跨越、大发展、大振兴、大繁荣,湖南人的“霸得蛮”精神功不可没。
湖南有着“走出去”的区位优势。从区位交通看,湖南承东启西,京广高铁与丝绸之路节点城市相连,沪昆高铁与东盟相通,水路可直达东部沿海港口,与珠三角、北部湾也有便捷通道。一批海关特殊监管区相继获批,一批水、陆、空口岸先后开放,为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从产业互补看,湖南拥有工程机械、轨道交通、冶金、有色、建材、能源等传统优势产业,2012年商务部首次发布中国跨国企业100强,湖南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和华菱集团榜上有名。湖南在种植、育种、农机等方面拥有国际先进技术,与沿线国家加速推进工业化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农业合作开放的意愿和需求十分契合。从合作历史看,近年来,湖南一批重点企业远赴海外,在沿线国家建成了一批产业园区,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投资规模近几年稳居全国前列、中部6省首位。从科教人文看,湖南是国家重要科教基地之一,综合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十,新闻出版、电广传媒等极具国际竞争力,为强化与沿线国家合作交往创造了有利条件。
湖南有着“走出去”的创新优势。列车浮了起来,“抱”着铁轨,贴地“飞行”,仿佛轻风掠过;满满当当一杯水,立在车内地板上,爬坡拐弯,杯稳如初,滴水未溢——湖南不只有目前世界运营里程最长的中低速磁悬浮线,“十三五”开局之年,湖南亮出的创新成绩单,让全国甚至世界都震动了:世界运算速度最快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世界大面积亩产最高的超级杂交稻,世界运行速度最快列车的牵引电传动系统,世界最长臂架混凝土泵车,世界最大功率六轴电力机车,世界功率最强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等系列世界先进科技成果。一系列世界领先、填补空白的重大创新成果在湖南呈井喷式涌现。
湖南取得这些亮眼的成绩,秘籍只有四个字:创新,人才!依靠全国第27位的人均可支配财力和全国第17位的政府研发投入,取得了全国第5位的国家级科技奖项、第8位的创新绩效和第10位的综合创新能力,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瞩目的“自主创新湖南现象”。
湖南在“一带一路”上从未缺席
1982年,长沙市与刚果布拉柴维尔市结成湖南省第一对友好城市;1983年,湖南省与日本滋贺县因洞庭湖和琵琶湖“两湖”交流而结缘,签订友好省县关系协定。35年来,湖南已经与77个国际城市缔结友好合作关系,其中省级友好城市达到了18对,朋友圈遍布世界五大洲。友好关系的缔结,促进了湖南与五大洲好友们在经贸、科技、教育、文化、环保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了湖南的国际范儿和知名度。
白俄罗斯中白工业园是中国在海外最大的合作园区。2015年5月,中联重科成为首批入驻园区的企业。在中白工业园出席中联重科白俄罗斯工业园项目奠基仪式时,杜家毫勉励中联重科把白俄工业园项目打造成中白工业园乃至“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璀璨明珠。
湖南不只有一个中联重科,中车株机、中车株洲所、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一大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湖南企业,在“一带一路”上落地开花。三一集团2016年报显示,公司2015年实现国际销售收入92.86亿元,超过公司业绩的40%;其中海外业务中70%的收益来自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据湖南省商务厅统计,截至2016年底,经商务部门核准(备案)的湖南省境外企业共1348家,足迹遍布全球87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对外投资92亿美元,居中部六省第一,全国第十。今年一季度,湖南新增境外企业14家,合同投资总额1.6亿美元,其中中方合同投资额1.26亿美元,实际投资额3.08亿美元。目前,湖南在2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建承包工程项目63个,合同额共计1.82亿美元。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湖南制造”“湖南创造”“湖南智造”成了湖南工业在“一带一路”的闪亮名片。
杜家毫在湖南省委常委会会议上强调,“在积极对接、深度参与国家战略中获得更大机遇、实现更大发展、作出湖南贡献。”“及时解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市场前景等,帮助省内优势企业进一步坚定信心,加快‘走出去’步伐。”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随着湖南“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湖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联系会更加紧密、合作会更加深入、发展空间会更加广阔,“吃得苦、霸得蛮、扎硬寨、打硬仗”的湖南人,一定能把“一带一路”上的湖南故事讲述得越来越精彩,烙下的“湖南印记”越来越深刻……
文/宾语
责编: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