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在余杭一所小学读二年级。最近听女儿说,老师把学生分三种,精英组、平民组、麻将组。其中,平民组又分好几个等级,而麻将组底下的,就是学习不好的小朋友。(4月11日《钱江晚报》)
这位老师的苦心,或许可以得到人们的理解。她的划分并不固定,而是按每一单元考试来划分,这样的动态“进出”,只能是一个目的,那就是希望藉此来督促孩子们刻苦学习,力争上游。
也有人从社会大环境表示了理解。往后的求学阶段,“一样有重点中学,985,211,再厉害么就常青藤”“高中还分重高、优高、职高、技校”;更有人结合自身的实际吐槽,“这有什么,很正常啊,单位还分正式工,合同工,零时工呢”“公司里还分369等呢!”但显然的是,更多的人表示的是反感,“该教师涉嫌歧视”,“这是对孩子极大的侮辱,成绩是评判孩子的好差的唯一标准吗?”“这个对小朋友的心理影响太大了”。
理解归理解,成长后的人生也确实难免处处被划分等级,但在这个阶段,在中小学阶段,把孩子们划分为三六九等,却是大不适宜的。《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这样的做法,显然与法律的规定不符。
不同于成年人的是,孩子们,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们,心智尚未成熟。在每一个孩子心中,阳光是灿烂的,花朵是芬芳的,草是绿的,水是清的,这份美好的心灵,需要教师和学校予以呵护。尊重他们,在他们心中播下平等的种子,是有益于他们的成长的,也有益于社会的建设。过早打碎这一份美好,是残忍的。
为了避免这样的伤害,许多地方都出台了规定,禁止频繁组织各种形式的考试,禁止公布学生的成绩和排名,禁止按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类和调配座位,等等。而现在,这位老师不仅按考试成绩划分,还从名称上加以区分,实在是逆潮流而动。麻将组的孩子,难道是以后就只配打麻将吗?如此把学生分三六九等,请问老师,你这样的行为又是几等老师呢?
教育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这并没有错。这种分层教学,指的是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以此促使有差异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但绝不是指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把他们分为三六九等,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就是低人一等的。
责编: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