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 需要产学研拧成一股绳

2016-11-21 06:18:0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欧阳金雨] [责编:印奕帆]
字体:【

科研成果如何转化成产业成果?科研工作者要不要具备企业型思维?政府在其中该扮演什么角色?刚刚闭幕的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这一话题成了不少与会代表关注的共同话题。

近年来,我省产学研联手成绩斐然:山河智能点石成金,国防科大与时代新材合作设计生产出全球最大的抗冰冻风电机组叶片,众泰汽车与湖南大学联合研发的云100纯电动车……类似创新成果不胜枚举。

然而,通往产学研三方联手的路上“沟壑”依然不少:信息不对称。企业不知道学校能干啥,学校不知道企业想干啥;需求取向不同。企业看中的是经济效益,高校和科研院所看中的是科研价值;投入融资难。科研机构自身缺少成果转化的资金能力,企业也须承担产业化的风险。

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是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关键环节之一。那么,靠什么把产学研拧成一股绳呢?斯坦福大学的产学研之路闻名全球,惠普、雅虎等行业“大牛”都来自斯坦福的孵化。学习他们的案例,有几点值得借鉴,譬如收益共享的模式:企业作为委托方提出创新需求,学研机构作为代理方按照企业需求完成创新任务;企业吸收和应用创新成果,并根据其产业化价值给予学研机构相应报酬。理顺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产学研合作才有根基。再比如,斯坦福大学的教授都十分重视学以创业,把企业家精神上升到大学精神的一部分。

弥补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间的信息鸿沟,则需要高校走出去,研究的产品多接地气,多推介自己;需要企业靠着精准的眼光,投入进来。有数据显示,我省专利成果外省转化的比例高达40%。原因何在?本省企业囿于风险不肯投入。那么,政府是不是可以设一个风险投资基金,产品没出来时,可能没人敢买,政府先买,见效后再进行回收。政府兜底,就有可能增长企业的信心。

创新少不了“金点子”,更少不了一流人才。数据显示,长沙几所“211”大学的毕业生仅18%选择留在长沙,有76.84%的毕业生流向了外地。让湖南自己培养的大学生把湖南当作实现梦想的首选之地,无疑将为湖南的产学研合作提供无穷动力,这也是一大考验。

相关专题:“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系列谈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