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今年1月,中宣部约请中央宣传文化单位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落实《意见》任务分工协调会,形成推动改革的强大合力。经过清理,节庆活动中文艺评奖压缩了87.5%、常设全国性文艺评奖的数量压缩75.4%,所有常设全国性文艺评奖都已按照中央改革要求落实到位。(8月9日《人民日报》)
文艺评奖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表彰优秀,来展示文艺成果、鼓励文艺创新、挖掘文艺市场潜能。当然,这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涵。那么,如果文艺评奖活动掉了质、变了味,将不利于产生更多精品佳作,文艺发展则会失去原有生机与活力,也根本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前些年,文艺评奖如雨后春笋,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可谓目不暇接。不论是文学界,还是演艺圈,奖项名目繁多、数量设置递增、形式内容不拘一格,让本该“含金量”十足的文艺盛事,似乎显得有些“泛滥”。去年,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发现文艺评奖存在暗箱操作、利益交换等问题,更让好端端的文艺评奖陷入“围城”,群众顿生厌恶、并发舆论质疑。因此,为了还原文艺生态,大力实施文化体制改革,对文艺评奖项目进行“瘦身运动”很有必要。通过全面清理、整顿、规范,压缩数量、保证质量,确是民心所向。
文艺评奖大“瘦身”,给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应该说,从先前的获奖文艺作品来看,其中不乏精品,也确实能够体现创作水平,但不排除,还有部分获奖者滥竽充数,系投机取巧所得。据报道,某次“诗歌奖”颁奖典礼,就有1700余首作品获奖,领奖人数达400之众,不论规模还是现场氛围,着实让人叹为观止。评奖活动如此“大方”,且不说让评委丢失了权威,就连获奖作者自己也感觉“似懂非懂”,观众更是莫名其妙。在此情形下,对文艺评奖提出“裁减数量、注重质量”的严格要求,势必引导作者重新审视自我、反思自我,从而获得准确的目标定位,也更有利于提高文艺创作整体水平。
文艺评奖大“瘦身”,助推文化市场良性发展。从表面看,文艺评奖风生水起,文艺市场就会一派繁荣,而实际上,这种繁荣假象必然打破文化市场的内在和谐。文艺评奖一旦“水分”过多,如果奖杯奖牌信手拈来,那还有什么“含金量”?相反,还更易让人增添惰性、不思进取。因此,文艺评奖泛滥带来的社会风险不可低估,当名利之心侵蚀人们的思想、当创新活力不够,文艺精品越来越少、文化资源越来越枯燥,社会进步也将变得更加迟缓。故而,对文艺评奖进行大规模“瘦身运动”,正是认清了形式、把准了时代命脉,不仅可以助力文化市场良性发展,还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大大提振社会精气神。
总之,给文艺评奖“瘦身”,体现了一种“匠心思维”,是文化体制改革巨大成功。给文艺评奖“瘦身”,就是要让真正优秀的文艺作品脱颖而出,让其精神内涵成为社会主流。作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定当树立责任意识、精品意识,努力为文艺发展服好务、践好行,既要当好观众、当好读者,又要当好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和引领者。
责编: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