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匠精神 讲湖南故事

2016-04-02 11:28 [来源:华声在线—湖南日报] [责编:张梅]
字体:【

湖南日报评论员

用精耕细作的工匠精神,讲好湖南故事,昨天召开的全省对外宣传工作会议,指出了提升对外传播能力的关键一招。

一个精妙的故事,远胜一堆空泛的大道理。做好外宣工作,最好的方式、最佳的途径,就是讲好我们自己的故事。用精彩纷呈而又饱含哲理的故事,赢得国际社会对中国更多、更好的认知、认同,扭转目前国际舆论场中“失语挨骂”的尴尬现实,在“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交流互动中,把我们的发展优势转换成话语优势。

今天的湖南,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讲:湖南人、湖南的历史文化、湖南的秀美山川,都是我们可以信手拈来的题材;湖南制造、文化湘军、两型建设、脱贫攻坚的“湖南样本”等,都属于我们应该说的话题。

“好的宣传,就是要做得不像宣传。”讲好湖南的故事,就要学会话语转换,少一些“人云亦云”,多些“云所未云”,善于将我们立场和主张,转化为具体的话题主题。今年初,一场“湖南文化走进联合国”的交流推介活动,凭着“一粒种子”、“一座书院”、“一部电影”,让湖南元素、湖南声音走进了联合国。

文化交流和贸易,是承载价值观的传播,也是最有力量的传播。湖南文化底蕴深厚,打好文化牌,对外宣传就会事半功倍。要以“湘”字号文化产品为先锋,找准文化交流的“点”,以“文”化人、以“文”会友、以“文”建信、以“文”促贸,让海外民众更好地触摸湖南文化的脉搏、感知湖南发展的活力。

讲好湖南故事,还得拓宽传播渠道。湖南不缺外宣资源,缺的是渠道。一方面要抓住媒体融合的发展机遇,着力畅通新兴媒体的传播渠道,让“指尖上的湖南”触手可得;同时加强传播能力建设,主动走出去,到别人的地盘上搞宣传,善于借助外媒外力拓展国际传播渠道,实现借嘴说话、借筒传声、借台唱戏。

要讲好湖南故事,得有工匠精神。对外宣传,“讲出去”是前提,“讲进去”是本事。更好地向外界推介湖南、宣传湖南,需要有一支能把“有意义”的事讲得“有意思”、把“有意思”的事讲得“有意义”的讲故事的人才队伍;需要精耕细作、精益求精,让一批“叫得响、传得开、记得住”的湖南故事,成为提升湖南形象、增强湖南发展软势力的经典案例。

对外传播中怎样才算有工匠精神呢?指导思想上不能大而化之,只管过程不管结果;外宣品不能粗制滥造,要精致精美;目标人群要精准,到哪座山唱哪首歌;话语方式要融通中外,善于借用人家的典故、格言,避免官话套话,等等。在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责编:张梅

来源:华声在线—湖南日报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