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扬书生
近日,山东青岛一小区东北角墙外突发火情,浓烟迅速升腾,刺鼻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在小区打球的六名中学生迅速作出反应,毅然冲向了起火位置,上演“教科书式”灭火。
在很多灾难电影中,我们常常看到灾难来临时,人们纷纷奔逃并相互扶持的场景。然而,真实情况是,当灾难突然降临,大多数人的反应往往是惊慌失措,头脑一片空白,甚至僵立在原地无法动弹。行为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面对突发灾难,许多人缺乏应有的自救知识,心理承受能力也很差。只有约百分之二十的人能保持大脑冷静清醒,只有百分之十五的人能采取得当的应急、自救措施。上述案例中,那些面对火情沉着应对并实施“教科书式”灭火的中小学生,无疑是属于百分之十五的人。
中学生“教科书式”灭火,除了表明他们有临大事不慌乱的心理素质外,背后是学校成功的消防安全教育。
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安全管理,保障孩子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发展,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让每个孩子过上平安幸福的学校生活是每个教师的责任。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是全国中小学安全宣传教育日,各地中小学都会在此期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学校开展的消防安全教育,是中小学生“教科书式”灭火或成功自救的有力保障。
“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深刻问题。人类与灾难的共生关系,让我们时刻保持警惕,唯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只有绷紧安全这根弦,筑牢安全意识这道墙,了解一定的安全常识,危险和悲痛才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我们在为“教科书式”灭火的中学生点赞的时候,别忘了给成功开展安全教育的学校点个赞。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