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负好新时代文化使命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孙明辉]

孙明辉

建设契合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文明,是每个民族坚持不懈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阐释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科学内涵,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持续推动文化繁荣创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深刻领会“第二个结合”的价值意蕴。“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生动总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首先,“第二个结合”彰显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目标愿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正式提出“人类文明新形态”。2022年,他在河南安阳考察时首次提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人类文明新形态”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表明了我们党对文明形态的深化认识,昭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该构建的文明形态。这一构建的过程,就是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其次,“第二个结合”厘清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智慧,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的历史沉淀,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自觉将文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土之中,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实现历史与现在、现在与未来的辩证统一,才能建设指向更多层面、囊括更多内容的文明新形态。再次,“第二个结合”增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主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相协调。“第二个结合”充分表明了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创新上的行动自觉,在构建文明新形态上的文化自信,并由此激发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主动,鼓舞我们以更积极的姿态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与挑战。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演进的基本规律。中华文明数千年来一脉相承,其发展有自身独特的规律。一方面,文明演进是多种力量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地理空间、经济生产、政治社会、思想文化等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华文明的演进发展,源自于多民族文化、宽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作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间、各地域间连续不断的交往交流交融,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明的核心内涵。每个民族、每个区域文化共同的内容、价值,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丰富多彩,使中华民族成为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这种交融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特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持续增强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强大向心力。另一方面,社会总是不断从传统向现代演进,文明也是不断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发展。由“传统”发展到“现代”,由“现代”转化为“传统”。中华文明的发展演进亦是如此,不仅会自然继承传统,而且必然会持续不断地向现代转化,这是其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之必然选择。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把握好这样的历史进程,要珍惜历史创造的文明成果,但对传统必须持辩证态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此外,勇于创新是增强文明发展生机活力的必要条件。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大力弘扬创新精神,解决好妨碍创新的各种体制机制问题,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和强大动能。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推动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创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文明交流互鉴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张,为破解世界“文明冲突论”“文明中心论”“文明优越论”等错误论调提供了中国方案。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纵观历史,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每一种文明都根植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5000多年来,中华文明以其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宽广胸怀,与世界其他文明相互交融,互通有无,焕发出了持久的生命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秉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共生并存思维,促进与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同时,要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加强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研究阐释和对外传播,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创新更多富含中国元素、展示文明特质、体现共同价值的文明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为解决人类共同难题提供中国智慧。我们只有既立足中国、又放眼世界,才能以更宏阔的历史视野、更长远的发展眼光,在交流互鉴中建设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贡献。

(作者系湖南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湘潭大学基地研究员,湖南省委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宣传骨干研修班学员)

责编:刘茜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