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湘婷
这学期,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开设了一批微专业,主打“小而精”,虽然不授予学位,但人气十足。这类专业多由5到10门的课程模块组成,课程一般安排在周末,还有部分在工作日晚上。北京林业大学开设的自然教育、人工智能、碳中和与智慧环保3个微专业受到了校内外学生的欢迎,名额均被一抢而空。
这些微专业之所以受到广泛欢迎,是因为其接地气。比如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开设的“公务员素养与能力”微专业,教授学生申论、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等内容,帮助学生提高应试技巧;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开设的“数智工程”微专业,则与铁建重工等企业合作,由企业导师分享具体项目实践。相比于传统专业,“微专业”直面应用、重视实践,为不少求学者降低了“跨界”的成本。
身处快速变革时代的当下,若是学科背景和知识能力太单一,已无法适应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大学生们选择微专业,是拓宽视野、提升技能的额外“投资”。但也应充分认识到,任何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选修微专业时,应该注意量力而为,合理平衡微专业与主修专业的学习。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加强对于其他有兴趣的微专业的学习。如此才能让微专业真正成为助力成长的良方。
对于高校而言,主动创新为学生们提供多种选择值得赞赏。但值得提醒的是,开设微专业不能盲目跟风,追赶潮流一哄而上。精准锚定市场需求,结合自身已有的教学设备条件、师资力量等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设微专业,才能真正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才智,让学生学有所获。
(作者系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学生)
责编:刘畅畅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