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人才,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万馨]

万馨

“新质生产力”理论赋予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以崭新的内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重要成果。新质生产力是以先进的劳动者、先进的生产工具、先进的劳动对象与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标志的生产力,同样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协同互促的先进生产力。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校,在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中,既要培养掌握先进科学技术、拥有先进发展理念、具备先进知识的拔尖创新人才,更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精神生产力的抓手,从坚定政治立场之根、奠定科技素养之基、铸造创新能力之魂入手共同赋能,为培养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思想引领与精神牵引。

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坚定政治立场之根。思政教育既为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撑和理论支持,又作为精神力量直接参与物质文明的创造。因此,为新质生产力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不仅是技术卓越的能手,还应是有情怀、敢担当、高素质、肯奋斗,胸怀“国之大者”的拔尖人才,具备以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使命感责任感。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助力高素质人才培养中,高校思政教育需从新质生产力定义出发,多角度、多层次阐释这一先进理论的产生背景、内在意涵、特点特质、实践要求、原则方法等,引导青年学生培育创新思维、激发创造热情、增强创业本领,树立科技报国、实业报国的理想信念。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科技素养之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终点,也是新质生产力中的核心要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高科技素养是其中重要的目标。宏观层面,构建科技创新教学改革保障制度。注重引导学生用专业所学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建立科技创新融合机制,实现课程理论知识与科技理论相适应。构建科技创新激励制度。从制度层面构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体制机制,构建师生协同式科技素养提升保障体系。微观层面,引导学生开拓科技视野。通过主题讲座、问题研讨等形式,就科技创新前沿技术、重点领域开展互动式交流,提高自我科技素养与科技创新能力。拓宽科技学习实践平台,以常态化专业实践提升学生科技认知。高校需要调整思政“配方”,更新思政“工艺”,丰富思政“包装”,把新质生产力内在意蕴、实践要求嵌入思政教育全链条,引导学生在参与各类科技实践中,培育创新思维、激发创造热情、增强创业本领。

拓展产学研实践平台,铸造创新能力之魂。“新质生产力”作为一个涵盖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性概念,实践性极强。高校思政教育,应聚焦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注重培养实践能力,以产学研深度融通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一是以拔尖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推进发展复合型交叉学科。把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符合战略发展需要以及产业发展需求的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融合的专业实践,培育符合新兴产业需求的掌握新兴技术的高质量、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二是搭建科研创新项目平台。为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供有效途径,引导学生深入科研创新活动,搭建一批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科研创新项目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研究之中,不断加强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与企业、科研院所等机构联动,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三是培育复合型高素质人才。融合学科发展特色,在基础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中选拔拔尖人才,注重学生新兴技术运用,不断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创新能力。围绕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在人才培养上提供新动能。通过推动新技术走进课堂,促进高新科技与教育知识有机结合,运用新兴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培育一批有技术、有知识、有素养的复合型科技创新人才。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本文系湖南省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专项项目“推动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研究”(SZZX202308)研究成果】

责编:潘华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