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热评:这次,“自由平台”Telegram为何“挨刀”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朱永华]

朱永华

在美国当局对准Tiktok磨刀霍霍之际,有人曾预言:下一个“挨刀”的可能是Telegram了。果不其然,当地时间8月24日晚,Telegram创始人帕维尔·杜罗夫在法国巴黎附近的布尔歇机场被捕了。只不过这一次出手的不是美国,而是“高卢鸡”。

为什么要抓杜罗夫?法国人给出的罪名是“恐怖主义、贩毒、欺诈和洗钱”等等。

熟悉互联网社交的人士都清楚,Telegram是西方国家主要的社交平台之一。它由帕维尔·杜罗夫于2013年在俄罗斯创立。该平台以其强大的加密功能和隐私保护特性而受到用户青睐。据称,它目前拥有约9.5亿活跃用户。

为何Telegram在法国会遭到如此严厉的打击?原因不难想见——Telegram因其强大的加密功能,使得它成为许多寻求言论自由和信息保密人士的避风港。然而,对于西方某些国家而言,这种“自由”与“隐私”却成了他们眼中不可容忍的“异端”,加上杜罗夫令西方国家颇为顾忌的俄罗斯背景,一旦Telegram被指控与洗钱、贩毒等违法活动有关联,西方国家便迅速出动,以“维护正义”之名行打压异己之实。

值得一提的是,Telegram曾经成为众多港独分子互相串联、策划黑暴活动的活跃平台。一众西方国家不仅没有批评谴责,反而为此高唱赞歌。

针对来自西方国家政府的指控,杜罗夫曾多次表明:他只提供自由平台,自己什么也没做。按说,他的做法非常吻合西方世界的“自由价值观”,却也难免被捕的厄运。如此“泾渭分明”的双重面孔,令人咋舌,也再次将西方国家的法治“双标”暴露无遗——一方面,标榜自己为“自由世界”的灯塔,宣称尊重人权和言论自由;另一方面,当这些自由威胁到他们的政治利益或经济利益时,便毫不犹豫地挥起“法律”的大棒。

数字时代,互联网平台在人际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西方国家的“双标”行为,也再次警醒我们:世界尚未“大同”,在当前全球互联网发展浪潮中,必须坚定不移地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责编:潘华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