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品背后是匠心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朱永华]

华声在线全媒体评论员 朱永华

近日,全省73家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被评为首届湖南名品;能上榜的都为“质量过硬、社会认可、具有湖南特色”的佼佼者。

能够成为“名品”,要义在于“匠心”。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没有用户至上、精益求精的精神,就难以得到市场认可,或许充其量“昙花一现”。

所谓“匠心”,也就是“工匠精神”,历来属于中华文化的固有成分。我们的先人曾有诸多睿智的表述。庄子就说过“技进乎道”,“技”就是“工匠精神”,是对所做事情的高度专注。大家很熟悉“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他用刀子在牛骨缝间轻快移动,然后“哗哗哗”地把牛非常完整地肢解开来,不伤一根骨头。如果没有本着精益求精的情怀,没有日复一日的操练,庖丁怎么能到如此境界?

现在,我们有了高科技以及社会化大生产带来的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对科技的依赖以及产值利润指标的追逐客观上消减了对工匠精神的追求。这方面我们不妨看看现代制造业大国德国。德国工业化的时间在西方国家中并不算早,但是,他们执着于匠心,完成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到20世纪初,德国的机械、化工、电器、光学产品,乃至厨房用具、体育用品都成为世界上质量最过硬的产品,“德国制造”成为了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对于“德国制造”,他们有一种普遍的心理:重视的不是“眼前利”,而是“身后名”。有人问一位锅具店的经理:“你们造的锅可以用上100年,因此每卖出一口,实际上也就丢失了一位顾客,以后人家不用找你了。这样划得来吗? ”这位经理这样回答:“哪里的话,所有买了我们锅的人都不用再买第二次,这就会有好口碑,就会招来更多的人来买我们的锅,我们现在忙都忙不过来呢!”

想法不一样,做法就不一样。我们现在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势必越来越高。作为生产者,要以名品、优品立身,就得矢志不渝求卓越,不为浮利丢了初心。

责编:洪晓懿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