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玉
近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就8名2024年教师岗招聘初试通过人员予以公示。公示信息显示,拟聘为教师的张某的父亲是该校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此外,公示的8人中还有数名拟聘用人员的导师是该学院的领导。
该公示一经挂出便引发全网围观。有网友认定是校方疏忽,忘记删除后台敏感信息,才意外上演了这出自曝内幕的大戏……事实上,根据该校此前发布的规定,“应聘人员须如实填报个人信息以及与本校教职工的近亲属关系、师生关系”,因此中国地质大学的这一做法大概率并非失误,而不过是照章办事。
在国企、事业单位等招聘过程中,杜绝“裙带关系”“萝卜招聘”“近亲繁殖”,建立“亲属回避制度”至关重要。这里所谓的“回避”,未必就是完全的禁入与隔离。它首先指向的是“普遍知晓”“可被监督”等诉求。就此而言,中国地质大学选择将所谓的“敏感信息”公开,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其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引入了外部的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将一切置于阳光之下,尽可能地减少了暗箱操作、私下勾兑的可能性。
事实上,最有效的“内控”,就是用制度做个“小透明”。时至今日,依旧有不少单位把“本单位近亲属信息”藏着掖着、秘而不宣,这大大损伤了此项制度的实际效力,乃至使之形同虚设。
客观而言,单位公布“拟聘人员近亲属信息”,势必遭受某种舆论压力。一些单位和部门以此为由拒绝公开相关信息,以至于推动相关公示制度的普及化、刚性化遭受阻力。在此大背景下,对于那些敢为人先,就特定“亲属关系”“师生关系”发文公告的单位,大众应该给予积极性评价。
责编:洪晓懿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