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时差”无所碍 满心欢喜向新年

[来源:湖南日报·华声在线] [作者:周泽中]

周泽中

临近岁末,时间的指针仿佛都走得比平时快一些。1月25日是腊月二十三,北方传统“小年”,而大部分南方地区是在26日过“小年”,这大概是受“官三民四船五”的影响,当时的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就形成了这样的习俗。

南北“小年”之差,体现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反映出民俗这门学科的智慧。就好像粽子、豆腐脑的“咸甜”之争,我国南北在年俗方面一直都有不同的特点。从“小年”开始,南北之间就各自开启了“迎春之路”,北方年头吃饺子和面,南方吃的是年糕和汤圆;北方习惯逛庙会,南方却好舞龙狮……但话说回来,“小年”是春节的序曲,无论是哪天过,人们喜迎新春的美好心情都是一致的。

无论现代化的生活节奏多么快,年味总在心头铭刻。当城市里开始张灯结彩,农村里开始打糍粑、剪窗花,即便刷着短视频、微博的年轻人,也收到了“2022央视虎年春晚第三次联排”的消息。年,越来越近了。

“小年”来了,年味渐浓,各单位忙着盘点一年的工作,人们在自身岗位上坚守,毫不放松地抓好工作,特别是那些身处应急管理、交通能源等保障部门的人们,更是责任重大,有他们的付出,万家团圆才能成为现实。但是,对新春的畅想,依然不可阻挡。

社交有距春常在,核酸无恙岁月安。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相逢不识君”的口罩生活,特别是一些处于中高风险地区的人们,错过了一年一度的“迁徙”,为了疫情防控大局只好就地过年。以今年来说,有些地区仍有零星疫情,回家还是坚守?这样现实的问题,对相关地区党委、政府提出了新的挑战,疫情防控,既要坚持精准快速的处置,也要有“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对于留下过年的游子,也要把年味搞起来,弥补思乡之情;对于确有需要返乡的游子,不可简单“一隔了之”,甚至是层层加码。多一些理解、多一些人文关怀,就在为“年”添加一丝温馨。

责编:刘茜

来源:湖南日报·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