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谋求脱贫攻坚的更大成果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谢伟锋]

谢伟锋

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作为标志性的“战场”,有一个地方始终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人民的目光。3月24日下午,正在湘西州调研脱贫攻坚工作的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又一次来到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首倡之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

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脱贫攻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7年来,十八洞村人均收入由1688元增加到14668元,增长近10倍;村集体经济收入由一纸空白增加到126.24万元。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不仅成为了湖南推进脱贫攻坚的生动缩影,更是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观察窗口。

美好生活,是建立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变“输血”为“造血”,是丢掉贫困帽子的关键。就在十八洞村,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十六字方针,明确要求“不栽盆景,不搭风景”“不能搞特殊化,但不能没有变化”,不仅要自身实现脱贫,还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经验。开对“药方”,拔掉“穷根”,十八洞村从“知”到“行”,完成了一次挑战自我的创业经历。

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一个“实”字。在十八洞村,乡亲们拉着杜家毫参观绣有高铁图案的苗绣产品,这是中车株机与合作社签订定制苗绣采购合同中的产品,一个订单就有18万元的收入。“现在是高铁开到哪,我们的非遗苗绣就走到哪,今后还将沿着‘一带一路’走向世界!”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不靠拿、不靠等,十八洞村的乡亲们认准了因地制宜的产业项目就迎难而上,不仅用苗绣产品敲开好日子的大门,更用自己的灵巧双手擦亮了高铁这一中国制造名片。虚浮者没有市场,实干者才能赢得掌声,这样的脱贫攻坚故事,有着太多深刻的启示。

“衡量脱贫攻坚的成效,不在于‘面子’,而在于‘里子’。”杜家毫书记的这番话语,道出了脱贫攻坚秉轴持钧的关键。现在,“高质量发展”已是这个时代的响亮音符,扶贫脱贫亦是秉承着这个“方法论”。如今,十八洞村的历史风貌和乡土气息依旧“美如画”,而发展产业、保护生态、振兴教育等举措正在不断提升村庄的内在品质和村民的文明素质。许多村民都开起了农家乐、民宿,主题邮局、村镇银行都开到了村里头。就连曾经不善言辞的贫困农妇,现在已是苗绣合作社的理事长。十八洞村发展变化,一桩桩、一件件都是脱贫攻坚的“工笔画”——让人赏心悦目,更让人信心倍增。

奋斗的人是幸福的。作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首倡之地,十八洞村“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全省脱贫攻坚示范村”等荣誉等身,更让这方水土的人们感到自豪与骄傲。世界上从来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十八洞村的幸福是靠自己奋斗而来,而奋斗也是无止境的。“我们既要看到这些年十八洞村取得的显著成绩,也要对标国内其他先进地区找到差距和不足,从而明确下一步发展规划和努力方向。”此次,杜家毫书记勉励十八洞村再接再厉、自我加压,亦是前行方向的清晰指明。

决战决胜,谋求脱贫攻坚的更大成果。虽然十八洞村在2016年就率先实现整村脱贫摘帽,但战胜贫困绝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防止返贫,夯实来之不易的局面,是十八洞村现在以及今后一个很长时期的主要任务。基于此,就更要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概和决心,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激情和韧劲。以这股子“决战决胜”的劲头为引领,全力以赴干、只争朝夕干、一往无前干,把十八洞村的奋斗史继续镌刻进时代的年轮之中。它也将激励无数的人们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中拾阶而上、有所作为。

责编: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