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名医”为医联体建设破题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王石川]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推出的“移动医疗平台”受到了业界高度评价:只需要一部手机、一款APP软件,由基层医院的医生发起申请,这款移动医疗平台就能实现与省城大医院专家远程会诊。自2016年以来,平台已上线临床医技科室53个,上线“共享医生”500余名,连接市县医院及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余家,服务范围涵盖湖南及广西、贵州等地。

“共享名医”,究竟是灵机一动的想象,还是可贴地而行的制度设计?从实践看,答案是后者。位于我省西南边陲的江华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骨科医生遇到一疑难病例,求助“共享名医”。省城医生在与其联动中,给出会诊结论,当地医院便生成完整的会诊报告单,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共享名医”的妙处,让人联想到了国家力推的医联体建设。今年上半年,李克强总理在考察山东威海孙家疃医院时就强调了医联体的重要作用:“中医讲‘通则不痛’,我们就是要让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以医疗联合体之‘通’,破解群众看病之‘痛’。”

群众看病之“痛”在哪里,非一言所能概述。但从一些现象能窥见一斑,比如乡镇医院“吃不了”,县级医院“吃不饱”,省城医院“吃撑了”。再如,在一定区域内,病人的检验结果医院互不认可,处方缺乏流动性,病人转诊机制非常不畅。医联体的建设就是要推动试点省份的三级公立医院与地市县级医院、社区医院联合,推动一部分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

“共享名医”,实为分享,让基层医院分享到优质医疗资源,让患者在基层医院就能分享到高水平的诊疗医术,特别对那些地处偏远、就医困难的群众来说,更有雪中送炭之效。“共享名医”可有效化解“看病难、看病贵”,强化公众对医改的信任与好感。同时,也是为大医院减负,使得他们将更多精力放在疑难重症与科研方面,并且更加体现公益性。站在这一角度,“共享名医”值得点赞。

百姓的“痛点”,就是改革的关注点;群众的需求和期待,就应当成为政府工作的方向和目标。调动大医院名医“下沉”的积极性,消除制度性障碍,实现多方共赢,这正是新医改的题中应有之义。

王石川

责编:夏博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