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地方谈】
反腐败绝不是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3月8日上午,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四川代表团在驻地举行全体会议,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并向境内外媒体开放。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讲述了四川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取得的成效,并对反腐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发表了看法。(2016年3月9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记得有反腐专家说过,一把利刃,假如任由污垢侵蚀,最终难免生锈变钝;一棵大树,倘若任凭蠹虫繁衍啃咬,最终必会逐渐枯萎。一个长期执政的大党,不能任由腐败滋生蔓延,否则就会衰亡。反腐败关系民心向背,关系执政党生死存亡。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验也早已证明,严重的腐败往往带来严重的社会危机,造成经济停滞、社会溃败。腐败是经济健康发展的蛀虫,是破坏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定时炸弹”。反腐绝不是经济发展的“绊脚石”,恰恰相反,它为经济注入了“防腐剂”。
扬清风建千秋业,扶正气夯万年基。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信任和支持。离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地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不仅是全党的共识,更是历史经验的总结。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脚步放缓,一些似是而非的论调渐起,在舆论场上混淆视听,认为反腐败会影响经济发展。事实上,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是由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决定的,是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深刻转变的必然反映,同反腐败没有必然联系。
腐败是破坏经济健康发展的毒瘤。发展必须廉洁,廉洁促进发展,廉洁才能增强经济发展的免疫力。对此,王东明代表态度鲜明,“我们可以肯定地回答,有影响,但是正面积极的影响。”他表示,良好政治生态形成、反腐倡廉建设,扶正祛邪、激浊扬清,净化了风气,有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王东明代表以四川的实际情况论证了自己的观点。他表示,四川的经济没有垮下来,而是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四川去年经济总量登上了3万亿元台阶,一些主要指标都很好。
“反腐就是增加中共的软实力”。美国政治学者约瑟夫·奈曾经给出这样的评价。而王东明代表的答记者问,更是匡正谬误,掷地有声地给出一个重要结论:反腐败与推动经济发展是相统一的,反腐败能杀灭经济发展中的“病毒”,形成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反腐败能矫正市场信号和市场秩序,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反腐败能倒逼市场主体发展创新,使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力不断增强,能反腐败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为全面深化改革扫除“拦路虎”。 反腐败不仅不会拖累经济发展,反而会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为改革发展释放红利。如果我们看不到主流,悲观失望,是错误的;看不到问题的严重性,丧失警惕,不下大力气加紧解决,是危险的。
开弓没有回头箭。反腐败没有退路,只能勇往直前;反腐败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须持之以恒。中国特色的反腐之路,只有开始,没有终点,改革发展延伸到哪里,反腐败斗争就要跟进到哪里,使那些肆意妄为干预市场机制的行政行为得以收敛,政府权力回归本位,实现反腐倡廉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为中国经济赢得一个新的“黄金时代”。(林伟)
责编: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