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硬杠杠”中感受“温情”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李赛]

李赛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规定》对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的领导职务调整做出明确规定、画出“硬杠杠”,坚决杜绝德不配位情况出现。

从整体看,干部队伍是过硬的,尤其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急难险重任务中,涌现出一大批冲锋在前、勇于担当的干部。但也要看到,也有一部分人抱有“不担责、不干事、不出事”的思想观念,甚至把“躺平”“摆烂”挂在嘴边当成口头禅。此时,党中央出台《规定》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对缺乏斗志、碌碌无为、懈怠散漫的干部敲响了“警钟”。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广容并蓄、不断消化吸收不同政治文明的过程。包容,是中国共产党的特性之一。

面对职务调整,服从组织安排,快速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本是常态,但是《规定》要求党委(党组)或者组织(人事)部门“派出负责同志”,要与调整对象进行“谈话”,还要认真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及时帮助干部纠正错误思想、尽快适应新岗位,充分看出来我们党的思虑周全与包容,在冷处理的同时又不乏“温情”。

在被调整干部重新履职的初期和后期,保持持续关注。要“跟踪了解其思想动态和工作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管理工作。如果后续关注不够,考核评价、教育培训制度缺失,那么即使再努力作为,也往往是一“下”定终身的。干部的“上”与“下”是一个有机整体,《规定》要求组织要后续跟踪,并进行“针对性”教育管理,就是给干部机会,使得能“下”也能“上”。

而《规定》中第十条“对认真汲取教训、积极努力工作,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突出且经考察符合任职条件的,可以进一步使用、晋升职级或者提拔职务”。

推进干部能上能下,不是为下而下,目的是激励干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忠诚履职、担当尽责。即使“下”来了,知过必改,恪尽职守,久久为功,也会再次回到党和群众的心“上”。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