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选“最难办事科室”,可以一试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李红军]

李红军

今年起,重庆市南川区开展“最难办事科室群众评”活动,以具有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职能的科室作为评议对象,每季度评出10个“最难办事科室”。这种“逆向评选”办法,引来社会关注。

传统语境下,个人也好,单位也好,评选常常以正面激励导向为主,旨在鼓励人们干事创业,南川区却反其道而行之——评选“最难办事科室”。据了解,该评议共设置“冷、懒、推、乱、贪”5项指标,每一项都进行具体化,办事企业和群众容易“对号入座”。比如“冷”就是指对群众感情冷漠,不能站在群众的立场想问题办事情,无视群众疾苦,不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等问题。每个季度评选一次,一旦“榜上有名”,不但科室部门领导脸面无光,就是科室工作人员也倍感压力。

长期以来,坊间形容某些政府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群众要想办成一件事情,需要付出很多的心力,不知要吃上多少次“闭门羹”。耗时费力不说,还隔膜了干群关系,疏远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人们对此颇有微词。

评选“最难办事科室”的积极意义,首先在于有利于倒逼政府部门转变工作作风,真正破解“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顽疾。政府职能部门若再像以前那样遇事绕道走,推诿扯皮,互踢皮球,人民群众就会选择用脚投票——给予“差评”。一旦被“差评”之后,这些部门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轻则影响个人荣誉,重则影响晋升和工资奖金等福利。倒逼压力之下,谁也不敢随随便便拿自己的名声与经济效益“开玩笑”,谁也不希望自己在这种榜单上“榜上有名”。

其次,有利于社会监督,真正把评判裁量权交给群众。政府职能部门工作做得如何,不仅仅是本单位和上级部门说了算。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给某些职能部门打出自己的“印象分”,进行“对号入座”。一旦“中标”,后果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

常言道,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次南川区在为群众办事情上不再满足于喊口号,而是采用反向激励法,把优劣评判权交给群众,无疑具有示范意义。这对进一步改变机关作风,推动职能部门扑下身子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进而提升政府公信力,具有标杆意义。因此,评选“最难办事科室”,这个可以一试。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