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好经莫要念歪了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刘恩欣]

刘恩欣

这段时间,“直播带货”成为消费热词,作为一种线上新型消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背景下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一些公众人物“直播带货”的交易额不断刷新纪录,其中,为了帮助因为受时局所困,导致农副产品滞销的版纳农户们,知名主播薇娅做客《向往的生活》,使得版纳农副产品一经上架就遭遇“秒没”,这种助农模式解决了当地农户们的难题,帮助农户把滞销的产品销售出去,走进市场和消费者眼中;今年以来,主流媒体入局直播带货似乎成了行业新常态,四月开始,央视主持人从“小朱配琪”到“欧阳下单”再到“央视boys”共同推销湖北农副产品。直播带货正日渐成为网民的生活日常,改变百姓的购物习惯,也为经济增长点燃新引擎。

人们的目光从传统的房产、汽车等线下大宗交易,转向轻松、有趣、成本较低的线上直播购物。直播带货兴起,折射出现代经济发展多元化变革。但当最初的新鲜与冲动褪色,这一市场亟需建立理性、适度的消费模式。因为好多人是经常是刷着抖音、看着直播,钱包就在不知不觉间瘪了。

搭乘行业爆发式增长快车,直播带货风生水起,可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不容忽视。其中最受诟病的是“夸大其词”、“假货太多”、“鱼龙混杂”、“货不对板”。一边是商家高价请名人代言,但推销效果没有保障,哑巴吃黄连;一边是消费者“看人下单”,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投诉无门。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治“乱”首要的问题就是立规。对此,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此前已释放出从严监管的明确信号。下一步,各相关部门应顺时而动,及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将直播带货纳入有法可依的监管范畴。多措并举,织牢织密监管网,加大对电商的审核力度,提升直播带货准入门槛,确保网购平台无法外之地。

其次,应完善直播带货行业的诚信评价机制。众所周知,直播带货的最大卖点是“便宜有好货”+网红效应,冲动性消费占据极大比例。但是消费者可以冲动,平台和主播应对产品质量有所把控,带货也要带责任,更不能为了收益煽动消费。对于随意夸大、欺诈、误导消费者的直播带货行为,要实行“零容忍”,对违法违规的平台予以严厉打击,对为假冒伪劣产品代言的网红施以严惩。

消费者也应改变不看质量看流量的消费误区。一段时间以来,直播带货圈里,主播的名气就是产品的底气,直播间的人气就是商家的财气。这种错位的评价标准,与消费者非理性的消费观念密不可分。网红带货,主语落在“货”上,会吆喝只在其次,东西好才是重点。市场证明,有些主播能长盛不衰,在于他们的确带出了一批物美价廉的产品,那些昙花一现的网红正是输在产品上。消费者要学会透过演技看产品,自己对自己的钱包负责。

也许,直播带货正要逆风飞翔,但唯有筑牢法治的防火墙,以责任为基石、以诚信为翅膀,以物有所值为纽带,这个行业才能风朗气清,赢得健康长久的未来。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