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牵出“活在表格里的牛”?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邓海建]

邓海建

吴月梅养着6头牛,村里扶贫项目花名册是这么说的,但牛棚里目前只有3头;周建国是4头牛的主人,尽管他家的牛棚里,干净得只能找到破木柜、空牛槽和一些风干的牛粪。在宁夏固原市的这个村,这俩贫困户都因为表格里的牛获得了扶贫补贴。这还不算最夸张的,村民说,有的人家虽领了补贴,“连个牛毛、牛槽都没有”。(11月13日中国青年报)

“牛毛都没有”的贫困户,也领到了扶贫牛的补贴——这种“借牛生财”的把戏,说白了就是明晃晃的骗补。

扶贫款成了唐僧肉,有人难免要感喟“穷人之恶”。不过,此般闹剧仅仅是人穷气短的操作?比如镇验收组一位成员就直言不讳,说他见过村里拉着牛到处跑的热闹场景。即便是已经成功验收过去,根据这个村《2019年扶持壮大产业到户项目村级验收花名册》,“申报养了30只羊、村级验收认定养了23只”的农户家,羊圈里干净得连羊粪都找不到——而当地要求牲口必须圈养。扶贫补贴被骗补这件事,简直只是做了纸面上的功夫,却在少数地方成了皇帝的新衣,被默契赞美却无人戳破?

这样的扶贫,财政补贴被“薅羊毛”不说,大概还成了“养懒汉”、“助刁民”的发动机?扶贫不容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要实现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这更得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按照预计,到2019年年底,全国95%左右现行标准的贫困人口将实现脱贫。这个目标是含辛茹苦干出来的,这个目标更是真金白银砸下去的。但不得不说的是,扶贫政策的关键还在于执行不跑偏、落实不走形。如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策没法“降服”对策,甚至在少数地方出现政策的“区域性溃坏”,这就需要启动系统纠偏机制来补漏查缺。

有两个故事,彰显出民意对扶贫工作的基础性认知:一是云南昭通镇雄五德镇人民政府拒绝了某村民的求助。因为经调查,在其家庭困难的事实背后,却是兄弟二人年轻力壮却啃老度日的荒谬。此事赢得网友的一片点赞声。二是一条名为“一扶贫工作者‘骂’贫困户”的内容在自媒体和朋友圈刷屏。“幸福不是张嘴要来的、不是手伸开要来的、不是翘着脚等来的”,这些话糙理不糙的朴实言语,舆论认为就该说给“装睡的贫困户”听。千言万语一句话,贫与穷,不是原罪,但如果躺在“帮扶对象”的弱势暖床上不肯下来走两步、跑起来,甚至将帮扶工作当做发家致富的捷径,这恐怕就先要治治“思想病”了。

扶贫款不是“胡椒面”、也不是“福利金”,好钢如果不能用在刀刃上,用钱的就该被严肃追责。令人担心的是,“活在表格里的牛”恐怕还不只是一个村庄的故事,这就像当年的新能源补贴或经适房的境遇一样——先有裂缝昭然的蛋、后才有群魔乱舞的苍蝇。记者走两步就能洞悉的真相,地方监管部门要猴年马月才能“后知后觉”呢?今天,该把“活在表格里的牛”牵出来问问清楚了。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