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事而制,办好基础教育

2024-06-19 06:36:0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周泽中] [责编:潘华]
字体:【

华声在线全媒体评论员 周泽中

6月17日,省委主要领导前往娄底进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专题调研。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如同农作物拔节孕穗般重要。

近年来,乡镇教育机构合并乃至撤销的消息屡见不鲜。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人口结构不断变化、生源持续减少,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对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凡有条件都想把孩子往城里送。新形势下,合并、撤销乡镇学校可以是一个选项,但绝非唯一出路。

掌握人口变化趋势,提前谋划配置教育资源。有学者在东北某县级市调研发现,2022年该市新生儿约有1200名,但由于人口流动等原因,当这些孩子进入小学时,全市一年级学生人数仅有八九百人。如果采取“一刀切”的方法,一所小学可能就够了,但这样一来,住得远的孩子就不方便了,家长也会因此受累。针对这一普遍性问题,我们需要根据人口出生和流动规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并向人口结构相对年轻的乡镇倾斜。此外,还应考虑在医院、商场及园区企业等人口密集区域设立托育机构。

坚持特色办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比如,省委主要领导此次调研的双峰县,耕读文化底蕴深厚,形成了“高水平阅读教育”的双峰经验。“每天不少于30分钟的阅读时间、每周一节阅读课、每月一份阅读报告、每年一次阅读成果展示”,这一套阅读流程下来,孩子们畅读文学经典、名人传记、科普百科,锻炼了语言表达和思辨能力。一个人的思想、智慧、格局,不仅仅会受身边人影响,更多来自于不同时代的智者,双峰县重阅读、好阅读的经验做法为其他市州提供了有益参考,更在知识碎片化、阅读浅表化盛行的当下具有积极意义。

加快补齐短板,持续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面对新增人口与学生人数下降的窗口期,不妨顺势降低学校及班级规模,实行小班化教学,更加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创新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制度、改进区域教师初次配置及待遇,以留住优质师资。

随事而制,办好基础教育。基础教育阶段,也是个体成长的关键阶段。新时代基础教育应致力于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确保每一个孩子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一路昂扬前行。

(一审:蒋宇 二审:蒋俊 三审:石伟)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