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私域消费成为监管盲区

2024-03-27 09:02:43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徐逸鹏] [责编:印奕帆]
字体:【

徐逸鹏

在粉丝群里低价购买高端品牌服饰,付了钱却不发货;购买主播朋友圈推荐的股票,却赔得一塌糊涂……据3月26日《法治日报》报道,当前私域消费不乏乱象。比如,虚假宣传、专业资质无人查验、产品质量无监管、用户信息安全无保障等。

私域消费是指商家在不经过第三方直播平台情况下,通过自建的渠道,比如,社交媒体账号、群聊等直接与消费者进行产品的推广与销售的商业模式。与传统电商模式相比,私域消费让商家在绕开直播平台管理的情况下,直接在自己的私域空间内与消费者互动,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具个性化和高品质的购物体验。同时,商家也不必将销售金额与直播平台分成。可以说,私域消费具有较强的私密性。于是,近年来,私域消费逐渐成为了商家们的“宠儿”。

但也正是由于这种私密性,也让私域消费成为了滋生各种乱象的温床。比如,有的商家利用私域空间宣传金融理财产品或者药品,有的商家将顾客隐私信息大量出售给不法分子等等。这些行为涉嫌违反法律法规,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对正常的电商直播行业秩序造成了破坏。而且,由于缺乏购物凭证无法向商家追责,消费者进行事后维权之路也是阻力重重。

事实上,这些不法商家牟取利益的套路并不复杂也并不新鲜。无非是先在直播间内以低价购买的噱头或者展示大量高端商品从而吸引消费者,再通过发布社交账号或者二维码的形式将其引流到私域空间,从而脱离直播平台的监管,达成私下交易的目的。

然而,这个简单的套路却为何能不断吸引消费者“上钩”,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这其中固然与消费者贪图便宜的心理有关,毕竟在现实生活中,一般消费者并不能时刻保持较高警惕性,如果个人确实需要某种消费,并且还能享受折扣优惠,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私域消费乱象丛生,深层原因恐怕还是在于监管的滞后性。在立法层面,当前并未出台专门法律法规,这种法律空白的状态,难以对不法商家进行有效约束。在实践层面,私域消费的封闭性导致传统的监管手段难以向非公开的社交平台或私人群组中渗透,这为监管带来了额外的难度。此外,直播平台也还没有较为完善的监管机制,约束不法商家的直播导流行为。

对此,监管必须“对症下药”。一方面,应迅速填补法律空白,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私域消费市场。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与直播平台可以设立协同监管机制进行源头与系统治理,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比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监管效率和准确性。

私域消费市场中蕴含着新的商业活力,孕育着新的商业生机,但只有通过强化监管,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商业生态,这些活力才能盛放,这些生机才能永续。

(一审:杨露 二审:卢小伟 三审:谢峰)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