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支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系列评之二

2023-06-07 06:45:2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朱永华] [责编:刘茜]
字体:【

华声在线全媒体评论员 朱永华

从西方“进口”的马克思主义与土生土长的传统文化有没有冲突?我们孜孜以求的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能否兼容?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超卓的政治智慧和理论勇气给出“正解”: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一个划时代的认识往往要经历千回万转的求索。就在历史的不远处,我们听到过这样的追问——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为什么同处东亚的“蕞尔小国”日本能迅速崛起,视泱泱中华如无物,神州遭遇外族铁蹄践踏?落后于世界现代化浪潮的失落感和落后就要挨打的现实,让激愤的国人“迁怒于”自己的传统文化,以至于形成现代化就是反传统,反传统就要把传统文化当作包袱和羁绊而摒弃的偏激认识。走过百年坎坷路,中国共产党终于求得“真经”,一度遭各方白眼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实现了“盛世重光”。

外在的“结合”,是因为内在的“契合”。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文化底色,“以和为贵”的天下大道,“以心为要”的常青之路,表达的是人类的共同价值观,它们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殊途同归是势所必然。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岳麓书院意味深长地说,“岳麓书院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个策源地和有重要影响的地方”。总书记这一论断,有着足迹可循的历史事实:从班固《汉书》中“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到王阳明进一步提出“知行合一”,再到毛泽东注重实践调研,一脉相承的不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研究并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思想?

历史和实践证明,“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它也是不折不扣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让我们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褪去的底色,也必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支撑。

(一审:田镇圆 二审:余画 三审:蒋玉青)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