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挽留表”变成“拦路虎”

2021-04-28 15:52:5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李丁乔] [责编:印奕帆]
字体:【

李丁乔

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招引企业靠政策,留住企业靠服务。所以,不能把企业招进来了就算了事,更重要的是做好引进企业的“后半篇”服务文章,这样才能留住企业,才能让企业安安心心抓生产搞发展。

近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批关于国务院实施“互联网+督查”工作两年来的综述文章,在文章中有这样一个例子:某市群众王先生的企业在办理外迁业务时发现,当地政府要求填写《企业迁出挽留服务情况表》,需要7家单位盖章、21人签字,要完成这些单位和领导的签字盖章,需要王先生自己去找自己去跑。也就是说,这张“挽留表”要走完7个单位的盖章、21个人的签字,王先生的企业才能顺利迁出去。

《企业迁出挽留服务情况表》,从名称上看,顾名思义,就是为了挽留即将迁出的企业而提供的人性化服务。但是从实际操作中来看,当地所谓的“挽留”完全变了味儿,“服务”也是离题万里。因为在市民的体验中,“挽留表”存在审核部门多、审核人员的多、审核时间长等问题,要说“服务”,更没有从中体验到任何具有一对一或者人性化的服务。对这样的“挽留表”,我们唏嘘不已。不得不说,“挽留表”俨然变成了“拦路虎”。

企业要迁出,或因地方政策服务问题,或因自身发展需要,不管何种原因,不能在企业来的时候高高兴兴,企业走的时候爱理不理。招进来一个企业的确不容易,正因为不容易,所以才更应该在服务企业上下深水出实招。因为各方面原因,企业要迁出,正确的挽留方式不是设置重重门槛、架设各种栏杆,而是俯下身子听诉求、解难题、办实事,从融资服务、财税减免、企业用工、行政审批等方面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如果企业考虑自身发展必须迁出,那么也应该在迁出服务上把文章做细做深做实,而不是打着“挽留”之名,行“拦路”之实。所谓“买卖不成仁义在”,在企业迁出上设置重重障碍,必然因小失大,损害地方政府和干部形象。

一个地区的招商引资服务水平怎么样,既靠丰厚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更靠日积月累的实干担当,企业入驻,既有企业发展的现实考量,也有对地方政府和干部的信任基础,特别是后者,关系到地方的整体形象和社会影响,关系到长此以往的经济社会发展。如果不考虑企业自身需要迁出的因素,那么就要想想企业为何迁出的问题,是服务工作不到位?还是落实政策不力?找准问题才能对症下药,这样才能避免企业流失。“挽留表”真的能留住企业吗?不仅无助于挽留企业,反而会加剧企业和政府之间的隔阂。

别把“挽留表”变成“拦路虎”,着眼实际工作和长远发展,服务企业要融入企业生产发展的全局和始终。当然,企业有迁入的权利,也有迁出的自由。服务企业迁出,其重要性不亚于企业迁入,毕竟,体现的是政府服务理念,彰显的是干部担当精神。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其实,服务企业迁出,同样影响着后续的招商工作,如果迁出服务都是非常体贴、非常务实、非常迅速的,那么引资服务更值得期待。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