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国评论:党史学习更要接地气

2021-04-21 21:41:3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鱼予] [责编:印奕帆]
字体:【

鱼予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百年党史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为适应民族地区“双语”环境的需要,多地纷纷以“双语”讲党史、宣党史、颂党恩,让少数民族党员干部群众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语言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是达成沟通的主要形式,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就难以形成认同。结合少数民族村寨特色,抓住关键的人,抓住关键的事,抓住关键的环节,针对少数民族党员及群众不能较好地掌握汉语言的实际,全面开展“双语”宣讲,这是提高对党史学习教育认知,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和进步的重要举措,也是事关学深、学透,实现语言相通、感情相通、心灵相通,继而搭建好服务桥梁。

无疑,用“双语”讲党史、宣党史、颂党恩,让党史学习能更好地接“地气”。先用地方语言向群众宣讲共产党的奋斗历史,再让会说民族语言的干部使用民族语言进行翻译和讲解,为少数民族同胞认真讲述党的发展历史,让少数民族同胞了解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不但增强了少数民族同胞知党史、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

“双语”讲党史,也是推进干部双语学习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各族群众对党和政府最直观的感受来自身边的党员、干部,来自常打交道的基层组织。特别是已经成功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如火如荼开展乡村振兴的当下,更需要有足够的具备双语沟通能力的党员干部为他们提供精准指导和帮扶。富裕一方、团结一方、安定一方的坚强战斗堡垒的构筑,当从“双语”的学习开始,从讲党史增党性开始。

语言是心灵的窗口。透着真情实感的语言,能以情动人、散发出情感的力量。少数民族地区工作能不能搞好,关键是干部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离不开发挥好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作用。诚然,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过程中,得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多办一些顺民意、惠民生的实事,多解决一些各族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从而让各族人民切实享受到发展成果。这就需要把新思想、新决策、新要求准确、贴切地传达到。那么,推进“双语”讲党史是基层干部服务群众、加强民族团结、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再提高。

56个民族,56多花,56个民族幸福需要共同来开创。“双语”讲党史,让党史知识入心入脑。相信只要所有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推进民族地区干部双语学习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心和紧迫感,定能确保这项工程能够顺利进行,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助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发展起到积极重要意义。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