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唯“帽子”倾向,别逼科学家们当官

2020-12-21 15:43:1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刘纯银] [责编:印奕帆]
字体:【

刘纯银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并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时指出:在人才激励方面,仅仅依靠“帽子”定薪酬待遇,会导致人才争“帽子”、拼“头衔”,无法潜心研究,安心育人,同样也会影响一部分无“帽子”人才创新创造的积极性。(12月18日澎湃新闻)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科技实力有了更为明显的提高,蛟龙、天眼、悟空、墨子、慧眼、大飞机,一大批代表性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相继涌现;天宫、神舟、嫦娥、长征系列成果举世瞩目;量子通讯、 量子计算、铁基超等跨入世界领先行列。

虽然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变革,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国际竞争,我国在资源配置、体制政策等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发展的瓶颈制约。因此,当前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问题,尽快消除科技创新活动中的障碍和阻力。

正如一位院士所说:“现在青年人才创新面临很多问题,一是申请不到研究项目,很多大的项目都是所长、主任通过行政方式成为负责人,青年人在给他们打工。由于自身收入与项目经费成一定比例,一些青年人才往往把精力都花在争项目上,为拿到项目搞关系,这种做法偏离了科研的宗旨,也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如果创新型人才得不到社会承任,他们就缺乏创新的动力与激情。要改变这种不良现象,就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而不是逼着科学家们都去先做官,再来搞科研。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但不必让科学家来当官,也不必非要给教授定个处级待遇。俗话说得好:术业有专攻,人的才能往往体现在不同的方面。科学家在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很精通,但从事行政领导工作未必都很内行,出色的科学家不一定是合格的领导者,同样出色的领导者未必就是一个很好的科学家。如果让在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领域里出类拔萃的人才当官,也应当尽可能让其担任所在科研单位的领导,或者主管与其研究有紧密联系的某个方面的领导,以保证他有一定时间和精力继续原来的研究工作。

科学技术说到底是非常具体的工作,年轻同志应抓住精力充沛的时候多做具体科学工作,而不是学而优则仕。任何创新都要建立在知识积累上,从这个角度来讲,“学习、学习、再学习”这个口号永不过时。

受多种原因的影响,现在有些青年科技工作者心态浮躁,把精力过多地放在抱怨体制、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上,真正花在做学问上的时间很少。笔者认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让科学家完全离开原来的研究方向改行做行政领导工作,是对人才的一种浪费,这种情况不宜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就是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扭转唯帽子倾向;就是让专业知识分子从事自己所学的专业工作,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他们为人类创新发展的贡献就更大。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