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带货”亟需打假

2020-04-09 08:41:1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周志宏] [责编:印奕帆]
字体:【

周志宏

去年9月,某商家销售的“状元蟹”在李佳琦的直播间变身“最好的阳澄湖大闸蟹”,后来因遭到媒体曝光而深陷虚假宣传的泥潭。危机刚过,又因直播间卖出的脱毛仪货不对板、机身磨损等问题,引发消费者维权,最终给下单粉丝每人补贴200元,才避免了大面积信任危机。(人民日报海外版4月8日)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直播购物并不陌生。自2016年“直播元年”起,直播电商产业不断“扩张”、“攀升”,随着“带货一哥”李佳琦的一句“OMG!我的天呐!买它!”更是在全国爆红。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观看网络直播下单购物。有业内人士分析,相较于传统的电商和实体商铺,直播带货拥有更强的互动性和娱乐性。在直播间,主播往往会请到嘉宾作为“产品体验官”,和粉丝以弹幕的形式即时互动,让客户以更加新颖的方式了解商品。大多数主播又有特定的粉丝群体,因而能精准地推荐商品。疫情肆虐期间,直播电商的优势得到进一步放大,为不少宅家的朋友提供了“逛街剁手”的机会。

据报道,除了专业的带货选手,企业创始人、非遗传承人甚至是市长、县长都纷纷开始了直播带货生涯,收获粉丝的同时也拓宽了产品销路。防疫期间,直播电商还帮助湖北茶商破解了卖茶难的问题,开播当天销售额就达到89万元,后期又带货销售100万元。

然而,随着直播电商的越做越大,行业市场也越来越鱼龙混杂,虚假宣传、货不对板、质量“翻车”、售后维权等乱象丛生。对于用户来说,抢到“爆款”的惊喜体验妙不可言,但一不留神,很有可能被主播带进沟里。因为“网红带货很多涉及虚假宣传”。

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的《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一针见血地指出,主播夸大和虚假宣传、有不能说明商品特性的链接在直播间售卖等成为消费者投诉最集中的问题。而在近4成遇到过直播购物消费问题的受访者中,只有13.6%的消费者表示会主动维权,近半数消费者因为“损失不大”自认倒霉;在个别社交直播平台,销售高仿、假货的现象屡禁不止,刷假单、雇水军骗取客户信任的情况比比皆是,部分“小主播”甚至和商家合伙忽悠消费者买单。一旦出现问题,主播便会全力“甩锅”,甚至不惜和商家“互踢皮球”。在直播带货中,处于信息劣势地位的消费者往往在“全网最低价”“限量秒杀”等言语的诱惑下盲目消费、冲动消费,某种程度上,“助推”了主播使用“极限广告词汇”博人眼球、提振销量。

其实,直播带货,无论采用哪种形式,也无论因为哪种情况,主播的责任是主要的,是推卸不了的;从法律角度讲,主播如果推卸责任也是不合法的。主播推荐的商品如果是自己经营的,出现问题就要以销售方的身份承担法律责任;如果主播为其他商户带货,那么本质上就构成了一种广告代言行为,其所提供的产品若造成消费者损害也要承担连带法律责任。

“网红带货”亟需打假。直播电商平台非法外之地。针对现实中,遭遇虚假宣传、产品“翻车”,相关追责措施难以落实,很多消费者甚至并未意识到侵权行为的发生,维权时时常面临主播和商家责任界定不明的情况,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必须尽快修订、完善《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把网红带货列入法律规制范畴,进一步厘清带货主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从而加强对直播带货市场的规范和监管。同时,畅通投诉渠道,进一步简化处理流程,通过引入举证责任倒置等方式,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鼓励和帮助消费者维权;主播们必须“洁身自好”、敬畏法律、慎言慎行。必须清醒意识到,即使粉丝再多、收入再高,也绝对不可能游离于法治之外。只有在法律和社会共同监管下,主播、商家和平台共同承担起相应责任,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参与直播购物,“直播经济”也才能持续健康发展,这是任何人也否定不了的铁定的事实。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