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寒假虽短暂却充满喜庆。
“坚持防疫,注意卫生”“适量运动,增强体质”“争当防疫志愿者,多帮社区解忧烦”……教育部日前发布的《2021年寒假中小学生和幼儿健康生活提示要诀》《2021年寒假高校大学生健康生活提示要诀》满含温馨关爱与悉心引导。
青少年如何充实、健康、有意义地度过寒假?湖南日报《理论·智库》约请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张强军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简称“四史”)结合起来。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考察时强调,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大批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指示为新时代高校引导青年学生加强“四史”学习指明了前进方向。
立足湖湘大地,发掘“四史”教育资源
湖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为高校开展“四史”教育提供了宝贵资源和鲜活素材。加强“四史”学习,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整理,形成更完善的教育资源体系。
从传统文化中发掘。湖湘传统文化蕴含着治国经验、道德伦理和育人智慧,并且富含革命精神和时代价值。比如岳麓书院倡导的“求仁履实、通经致用”学风,为治国理政和社会实践提供了宝贵思想资源;“实事求是”的传统治学理念经近现代革命实践不断丰富发展,最终上升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激励无数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投身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这些都值得深入系统地发掘整理。
从学术存疑中发掘。由于年代久远、记录缺失等客观原因,对于部分历史事件的细节问题,当前学术研究领域依然存在争议和疑问。为此,应注重通过史料梳理、调查研究等途径解答“历史之问”,进一步充实“四史”学习资料库。
从党史教育中发掘。全方位梳理历史人物、标志事件、经典场景等“四史”资料,调研我省现有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革命基地和遗址现状,摸清红色资源“家底”;提炼“半条被子”“断肠明志”等湖湘革命故事的精神内核,不断丰富红色精神谱系。
传承红色基因,唱响“四史”教育旋律
应创新“四史”教育渠道、方法和平台,切实加强“四史”学习的实效性。
融入教学课堂。一方面,应在《中国近代史纲要》等思政课程中讲好秋收起义、湘南暴动、通道转兵等重大历史事件和湘籍革命领袖的光辉事迹,展现特殊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求索与捍卫;另一方面,应融入课程思政,讲好行业奋斗者的感人事迹和行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传扬“载人航天精神”“工匠精神”“抗疫精神”等中国精神,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
创新教学模式。应结合青年学生思想活跃、富有激情、善于创新的特点,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形式;把课堂搬到人物故居、红色基地、革命遗址等地开展浸入式、体验式、情景式教学,增强“四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利用雨课堂、智慧树等线上教育平台的丰富资料,鼓励学生开展自我学习。
打造活动品牌。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开展“四史”宣讲,打造具有浓郁“湘味”的学习品牌、实践项目和文化活动,让青年学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红色熏陶;邀请师生代表为家乡“四史”元素开展“视频代言”和“主题推荐”,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抓住“七一”建党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节点加强活动策划,唱响“四史”教育旋律。
面向新的百年,谱写“四史”全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来湘考察时,对岳麓书院“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做出了全新的时代阐释。面对新的百年,湖湘学子应牢记习总书记嘱托,把握时代机遇,不负青春韶华,结合自身所学,既学习“四史”,也在奋斗中创造“四史”。
通过学习“四史”坚定理想信念、增进历史认同。应认真研读《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70年》等原著,在深学深悟中不断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联系实际学,将“四史”学习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实践中,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坚定不移跟党走;带着方法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把“四史”有机联系起来,深入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规律,树立“四个正确认识”。
通过学习“四史”凝聚青春力量、强化使命担当。一方面,在学有所成中练就过硬本领,通过知行合一提升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打牢全面系统的知识根底;另一方面,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主动投身“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和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实施,始终保持敢为人先的志气和蓬勃向上的朝气,在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实践中彰显青春之为。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中医药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责编:夏博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