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留守儿童寻求心灵依托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赵华]

长沙高新区金桥小学校长 赵华

留守儿童在我省已不少见。你或许见过这样的孩子:见到陌生人怯怯地不敢说话,平时也少言寡语;对周围的人很敌对,面对监护人、亲友、教师的管教和批评很逆反,甚至有暴力的倾向;对未来很茫然,沉迷于网络,甚至逃学、辍学,过早地流入社会……

由于过早地与父母长期分开,家庭的监督、教育、交流、引导等功能缺失,加之周边环境的不稳定性,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长期的沉默寡言、焦虑紧张,极易使这些孩子形成不良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在于亲情缺位导致的情感表达障碍。学校是农村留守孩子的第二个家,学校是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关键人。面对这些孩子,学校和老师可以做这些事情:

一是弥补“亲情”,成为留守儿童情感表达的对象。

学校、教师可以通过家访及时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及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要主动成为学生情感沟通的对象,让学生可以把老师当作父母,来心贴心地交流。学校要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友爱相处。

在交流过程中,老师要注重保护学生的隐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比如可以通过“知心信箱”的形式,鼓励学生书面表达情感,及时发现潜在安全隐患,有效预防意外伤害。

对于留守儿童,教师不仅要从关爱、理解出发,更要多一份赏识与鼓励。“你会自己照顾自己了,你真棒!”“你比昨天进步了,上课更认真了,老师相信你会做得更好。”……这些话不仅要常说,还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久而久之,留守儿童会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开朗,越来越乐观。

二是引导“亲情”,搭建留守儿童情感表达的平台。

留守儿童最需要的是良好的亲情沟通。对那些亲子关系紧张的孩子,学校要把“亲情教育”作为切入点,化解与亲人的沟通冲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比如可以设立“亲子热线”,将孩子的活动情况和学习状态实时向家长反馈,也可以利用主题班会,将父母的生存工作状况展示给学生,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艰辛。

另外,学校也应加强对家长的教育,督促家长每学期对子女进行一定次数地探望,参与学校组织的亲子活动,实在有困难的也要做到每天与孩子视频或电话交流。

三是体验“亲情”,激发留守儿童情感表达的活力。

学校可以创设丰富的情感体验课程,比如可以开展“我爱爸爸妈妈”的主题班会活动,给孩子们一个倾诉机会;可以开展野外拓展活动,让孩子们把身心融入大自然中,体验快乐美好,忘了孤单寂寞。

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了解留守儿童与父母产生争执和分歧的具体原因,并用角色扮演或微博、周记等形式发表看法。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认知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