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通话”的背后需“速效救心”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龚茂林]

5月23日,现实版的“保持通话”在辽宁葫芦岛急救中心上演,一名60岁男子突然昏迷倒地,逐渐失去呼吸,120调度员在接到呼救后,电话指导呼救者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急救,一场与死神的赛跑就此展开。(6月10日千龙网)

有一部电影叫《保持通话》,讲的是主人公偶然间接到一个求救电话,帮助挽救生命的故事。现实版“保持通话”上演,让我们看到了危难时这些热线电话背后的幕后英雄们的伟大,正是他们耐心、专业、负责任的指导、劝解,才最终挽救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保持通话”令人暖心的背后,不仅反映出公共场所急救设备的配置较为缺失,更需对普通民众的急救素养和相关法律保障进行一次深入思考。

早在2015年,一则“中国医生在美国救活倒地大妈”的新闻就曾引发热议,急救设备和人员的迅速到位成为抢救成功的关键。三年过去了,我们依靠120调度员的“隔空指导”创造奇迹的同时也要明白,不是每一次的意外都能如此幸运。

AED,是自动体外除颤器的简称,便于携带,易于操作,稍加培训就能熟练使用,有助于大幅提高对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而这一设备目前在我国的普及率非常低,仅在首都机场、深圳和上海部分地铁站点中配备。甚至在许多大型公共场所中,连担架等基本的医疗器械都没有。纵使有专业的医疗设备在身边,遇有突发情况,我们“会”救人吗?

急救素养的缺失,让我们根本“不会”救人。我国急救知识普及率不足2%,甚至非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都不一定会急救。而每年心脏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抢救成功率却不到3%。缺乏基本的急救技能,让我们在面对意外时手忙脚乱,不配合调度员的电话指导,甚至可能采取错误的施救方法,让患者病情雪上加霜。对警察、消防、安保、体育教练、司乘人员等最易面对急救状况的人群展开心肺复苏与使用AED的培训,普及急救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仍需付出巨大努力。

缺乏法律的保障,让我们“不敢”救人。在面对他人晕倒时,很多人害怕引起法律纠纷,只是选择拨打急救电话,却耽误了最佳抢救时间。“扶不扶”是老生常谈的道德话题,而“敢于扶”才是更深层的需求。美国颁布的“好人法案”写明“在紧急状态下,施救者因其无偿的救助行为,给被救助者造成某种损害时免除责任”。用法律弘扬救困扶危的社会风气,保障患者被救,保证救人无责,让民众做好事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让好人终有好报。

让爱心有序绽放,让奇迹成为常态,让“速效救心”代替“保持通话”,仍需全社会共同努力。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