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过度检查”需厘清医患关系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陆仁忠]

“今天吃饭的时候跟委员聊天,大家一直在讨论老百姓颇有怨言的‘过度检查’的问题,到底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12日,中国农工民主党界小组讨论正热,全国政协委员李思进把午饭时的思考,带入了小组讨论现场。(3月13日,中国青年网)

客观讲,公众对于“过度检查”的吐槽似乎从没停止过,以往就出现过公众“到医院几乎做了全身检查,最后得出只是小感冒结论”的不满。而类似的事情还出现过不少。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笔者分析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医生与患者之间信息不对等,话语权全部掌握在医生手中,导致患者只能被医生“牵着鼻子走”;另一方面,但凡家中有患者,不管是患者自己还是患者家属,都会要求医生好好检查,尽快查清病因。

至于医生开出的检查清单是否全都必要,这点只能见仁见智。在医学面前,当然越严谨越好,但从消费层面来讲,不必要的检查其实越少越好。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矛盾?还需医生多些考量。

或许有人会讲,不能把责任全给医生,毕竟患者看病也需要医患互动。诚然,这种说法很有道理,但是从客观来讲,任何医疗过程,医生占据更多主动性,要杜绝“过度检查”,本质上就是要求医生厘清自己与患者之间最单纯的关系,多站在患者的角度,提出合理性的就诊意见,而不是动辄就让患者“大检查”。

前几日,在全国两会委会通道上,来自医药卫生界的全国政协委员凌锋说出这样一番引发舆论热议的话,“医患关系并不是一个纯粹的供需关系。患者到医院里来是求医,不是来买医。患者对医生是寄托着希望和信任,而医生能做的事情就是救死扶伤。双方应是信任和救护的关系,而且是最纯粹最神圣的关系。”朴实的话却道出了医患关系的真谛。

某种程度上讲,“过度检查”已经扭曲了医患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关系,让看病过程变得过度“利益化”“效益化”。当然,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医生的做法无须苛责,但面对患者对健康的渴望,医生有必要重塑角色定义,将有偿服务与公益帮扶尽可能结合起来,让医院不仅仅是患者求医问诊的地方,更是感受社会公共服务的场所。

笔者始终相信一点,如果医生能将所有的患者都当作自己的亲人来对待,那么他所填写的任何一张单子,一定不会掺杂过多“经济因素”,也就会减少很多“过度检查”。

当然,要从根本上解决“过度检查”问题,把希望全寄托医生个人思想认识的提高和行为自觉并不现实,最终需要依托的还是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让医疗服务发挥好公益属性。不过,医生若能更好厘清医患关系,必将加快这一进程,让公众有更多获得感与幸福感。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