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跨年”对大学文科教师可有触动?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程振伟]

跨年演唱会一直是岁末年初的保留节目,各大卫视为这一电视盛会可谓摩拳擦掌、“全副武装”,拼明星、拼舞美、拼创意……在兴奋与狂欢的氛围中辞旧迎新。而今年,多家电视台另辟蹊径,打出“知识跨年”的招牌。浙江卫视推出“2018思想跨年盛典”、深圳卫视联合罗振宇开展《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节目中对一些热点问题展开严肃的演讲与讨论,在理性思维的碰撞中也招揽了大批受众。

若是在十年前,很难想象,“知识经济”在今日会成燎原之势。“罗辑思维”“吴晓波公众号”“分答”等知识分享平台,在知识群体中可谓众所皆知。追求收视率注重“眼球效应”的卫视,开年晚会推“思想盛典”,至少说明“知识经济”市场潜力大,正成为整体素质快步提升的中国公民的刚需,用十九大的话语来说,就是“满足了群众对更高水平美好生活的需求”。

那么,作为知识思想创造交汇重镇的高校,理应对社会变化激荡保持足够敏感度,对“知识跨年”现象是否有所触动?曾经有一段百家讲坛受民间追捧的时段,易中天、于丹、刘心武等学术人通过媒体,向社会供给过滤过、符合大众口味的知识,一度在社会上引起“知识崇拜热”,虽然后来逐渐式微,但至少提出了“精英学术知识转化为大众民间知识可能性”的议题。可惜,这场“精英知识下沉运动”缺乏持续力。

不管对“知识经济”的现有不足或者说弊端有多少质疑,“知识跨年”很可能会对中产社会的“公共知识供给”提出新的标准。而高校,特别是偏文学科,应有足够压力和动力,回应甚至参与到新标准制定中来。

首先是“知识供给的话语方式”。就拿朋友圈刷屏的罗振宇的新年演讲来说,其中提到的“动车组脑洞”“热带雨林脑洞”“比特化脑洞”等概念理念,在高校文科教师来说,算不上多高深知识,但是罗振宇的叙事能力,却是很多高校老师不具备或者说不屑做到的,联想到现在高校课堂里低头族俯拾皆是,文科教师站好讲台的挑战性越来越大,不妨学一下罗振宇是如何通过知识集成提供干货左右听众注意力的。

其实是“知识供给的用户意识”。在信息时代里,最不缺的就是知识信息。而最缺的恰恰是针对性的有效信息。知识分享平台,能在知识无限供给时代,通过精准供给有效知识或能力获取生存发展,很重要一点就是“无时不在的用户意识”。罗振宇在演讲中,他的话语方式和分享内容,就是对准“中产知识群体”,解决的正是他们在竞争加速时代的“知识焦虑和本领恐慌”。而高校教师特别是文科教师也要有“用户意识”,课堂上不能光传授知识,还要设计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路径,知道哪些知识学生通过互联网自学容易获取,课堂上要提供在它处除非付出很大成本才能得到的知识能力,体现高校课堂的“唯一性”“不可或缺性”。

当然,“知识分享经济”中很多东西,并非就是真理,在特定情境甚至是谬论,一些高校文科老师很容易戳穿其伪装,但不能一味嘲笑,试想他们分享的知识不乏常识,依然受追捧,其中必有可取之处,而他们的用户主体恰恰是从高校走出的大学毕业生,如果很多常识性知识或者说见识,在大学课堂里就已经涉及解决,何至于你们的学生毕业后还要追逐这些所谓“肤浅知识”?

市场的真谛,是谁能替你解决问题、满足你的内在需求,谁就会更具竞争力。如果高校教师觉得外面的知识分享平台品味不高,那就不妨提高大学课堂的知识有效供给,用大学教育倒逼社会上的知识分享平台自我提升,这就是水涨船高的道理。当然,大学都有服务社会与社会良性互动的职能,还是希望大学教师特别是文科老师,多参与到社会公共知识供给上来,这也可以理解为“参与到不断满足群众不断升级的美好生活需求上来”。

“知识经济”的时代已来,“知识跨年”可谓敲响了警钟,高校的文科老师最应有触动甚至回应,一味埋首做与社会互动不多的论文,不回应普通老百姓关切,只会让高等教育逐渐贬值甚至走向边缘。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