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用“人体刺绣”游戏刷“存在感”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曹灿辉]

近日,一个危险游戏“人体刺绣”开始在网上流传,体验者是一些涉世未深的青少年。这种近乎自残的游戏被认为是一种“时尚”,殊不知,一旦有细菌或病毒侵入,严重的可能致死。(6月23日人民网)

“人体刺绣”游戏就是在人的手臂上、手掌上、甚至是嘴巴上用针线缝起来各种装饰品,来满足一种心理快感。这种没有节操,没有灵魂,没有疼痛感的自残游戏,在网上流传,赢得不少青少年体验者。“人体刺绣”游戏与“蓝鲸”死亡游戏一样也是自境外传入,虽然不像“蓝鲸”死亡游戏一样,最终以自杀为结局,但是两者的本质都不是一种单纯的游戏,而是以伤害青少年为目的,不可等闲视之。

“人体刺绣”游戏之所以容易被青少年接纳,显然跟他们热衷于玩酷、模仿、标新立异的心态分不开;也有青少年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受到一些不良风气影响的原因。不过,从那些自幼获得了充足的爱、自尊程度很高的孩子,往往没有加入“人体刺绣”与“蓝鲸”游戏这些“流行风”的强烈冲动,也不认为“人体刺绣”游戏扎破身体再缝起来值得炫耀来看,一些青少年喜欢自残自虐,更与他们在生活中缺乏“爱”紧密相关。当他们觉得自己无法融入家庭和社会,就会用这种反常规、反科学的举动,来体现自己的“另类独行”,刷自己的“存在感”。

“一盎司的责任,比一磅黄金还要珍贵。”“人体刺绣”游戏之类戕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精神鸦片”必须依法立即叫停!要对那些诱使青少年参与自残游戏的人依法予以法律制裁,以切断“供应市场”,杜绝后患。

当然,叫停“人体刺绣”游戏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做的重要事情就是,用“爱”把青少年从“人体刺绣”游戏边拉回来,以切断“需求市场”。家长不要打骂孩子,“强迫”他们改变这种不良行为,而要多给予他们需要的“爱”,让他们终身受益。比如,家长平时多陪伴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最大限度的减少孩子的逆反情绪,学会和孩子“做朋友”,“坐下来”和孩子“平等”说话,与孩子用“心”交流。与此同时,学校也要关心青少年课余生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社会煲好关爱青少年的“心灵鸡汤”,培育积极健康的青少年文化,唤起青少年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青少年自觉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