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特质

2024-01-11 08:22:51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洪晓懿]
字体:【

李红革 刘韧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这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和理论升华,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表明全党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化理论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激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文化新动能。“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特质的科学概括,我们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对这一理论特质进行科学剖析与有力阐释。

明思想之本体,达理论之妙用。体,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本体地位不动摇;用,就是坚持“两个结合”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坚持“两个结合”,以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中华文明的基因,推动中华文明的与时俱进和现代转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绽放绚烂的文化之花。所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首要任务还是从关乎国本、国运的高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有效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升国家文化事业产业的繁荣程度,持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明影响力。

明人民之主体,达社会之功用。体,就是明确为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用,就是造福人民群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只有把人民文化利益放在心里,把社会精神文化需要摆在首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才能行稳致远。实现“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就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贯彻文化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文化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的基本原则,把创造好、实现好、维护好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精神场域、价值空间、思想氛围作为重点工作,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正视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回应人民对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产品的高品位需求,尊重和引导人民在日常工作生活娱乐中所彰显的文化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

明复兴之总体,达时代之善用。体,就是明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总体趋势;用,就是回答时代之问。没有文化的伟大复兴,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能妥善回答文化向何处去的文化之问,就无法妥善回答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同西方国家所走的现代化道路不同,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在兼具各国现代化普遍特征的同时,彰显出独具一格的中国特色。而这些中国特色,又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人独有的文化传统、精神特质、思维方式、人文习惯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必然进程注入了磅礴的思想文化能量。理解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要清晰审视文化是民族复兴的基础条件、实质内容和动力源泉,主动思索文化之于时代发展、文明进步的善治之用,做到以文铸魂、以文培元、以文润心、以文育人。

明文明之整体,达天下之大用。体,就是明确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整体图景;用,就是致力胸怀天下。如何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如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如何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如何落实全球文明倡议,如何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等等,均是理解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特质的具体文明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美好的世界,绝对不止单一的色彩;美好的世界,可以容纳多样的声音;美好的世界,是那种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世界。我们应当敏锐意识到文化建设和文明发展绝对不能闭门造车,而应以在全球范围内消除文化壁垒、终结文明霸权、打破精神隔阂为出发点,积极推动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交流、包容、互鉴。

【作者分别系湖南文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湖南文理学院基地首席专家;湖南科技大学博士、副教授。本文为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专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和经验研究”(22ZDA012)阶段性成果】

(一审:田镇圆 二审:卢小伟 三审:石伟)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