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幼儿身体活动 促进骨骼健康成长

2022-11-29 09:43:2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张利芳 周亮] [责编:欧小雷]
字体:【

张利芳 周亮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并要求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幼儿健康是终身健康的基石,也是健康中国建设的起点。骨健康为全生命周期“三健康”(口腔健康、骨骼健康、体重健康)的重要内容,被称为“具有老年期影响的儿科疾病”。因此,重视幼儿骨健康,对处于终生骨密度形成的关键敏感期,亦称“骨银行时期”的幼儿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导致幼儿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幼儿身体活动和运动时间减少、久坐不动和屏幕时间在幼儿作息中的占比逐渐攀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形成的营养缺乏等都为幼儿骨骼发育不良,为日后的体形不端(“小胖墩”“小豆芽”)、骨质疏松和慢性疾病等发生埋下祸根。重视幼儿运动作息行为的改变,提高幼儿骨骼健康发展,以下几方面亟待引起重视。

重视政策引导,制定我国幼儿24小时运动作息行为指南

我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文件对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已有较为明确的指导性意见。2020年由国内部分学者联合发表的《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专家共识版也对幼儿运动进行了大致的勾画。但是上述文件一是操作性还不够强,二是没有形成包括运动、睡眠、静坐行为等多种幼儿身体作息的连续性指导。24小时运动作息行为是一个包括睡眠、静坐行为和身体活动(从无或低强度运动一直到高强度运动)所组成的连续统一体,被认为是针对儿童的最佳健康干预模式。2016年加拿大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个以24小时运动作息行为为指导原则的《24小时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5—17岁)》。我们应该在上述国内文件的基础上研制有我国特色的幼儿24小时运动指南,作为学校、家庭进行幼儿养育的指导性文件,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

开展普及教育,推广骨健康获益的幼儿身体活动内容

目前,人们对幼儿肥胖的关注较多,因为肥胖的健康危害比较显见,而对幼儿骨密度的关注较少。因此,如何进行幼儿骨健康的普及教育非常重要。我们应该在强调增加身体活动,防止幼儿肥胖的同时,力争幼儿的身体活动获得代谢和骨健康的双重红利。骨组织是一种有生命力并按力学原理组成其内部结构的特殊组织,不同强度和类型的身体活动对骨组织施加不同大小压力或拉力而导致骨骼所受应力变化,因此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是影响骨组织重构的重要因素。刺激骨密度良好改善的运动强度有一个最大阈值,在最大阈值下运动强度越大,其对骨密度增加的效益越好。一般认为中等强度的运动是增加幼儿骨密度的最为安全且有效的方法。另外,高冲击力的身体活动项目(如跑步、啦啦操和体操)比其他一些运动(如游泳)更容易对幼儿骨发育带来积极影响。

加强监管监督,确保幼儿户外活动时间

户外活动除了能刺激骨骼应力性发育外,还能促进维生素D合成和钙吸收并因此增加骨密度。要优化规划设计,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和社区。儿童友好型城市和社区建设是集合教育、卫生、建筑、规划等多学科的系统工程,友好的社区环境有利于形成儿童户外活动习惯。友好型城市和社区是需要在政府的监督和引导下进行的民生工程,在实际建设中,北京、深圳、南京和杭州等城市已经开始对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进行探索并纳入发展规划。要落实幼儿园的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安排,《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在园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包括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但是,部分幼儿园因为户外场地有限、担心户外活动的安全隐患、师资不足等多方原因而减少幼儿户外活动时间。

建立健康饮食习惯,加强幼儿骨密度监控

运动和营养是骨骼健康发育的两个方面,现代社会,造成幼儿营养缺乏的原因不是食物不够,而是垃圾食品摄取和偏食。要落实幼儿园的营养师配比,科学合理制定带量食谱;利用家校共育平台,加强营养普及宣传,保证幼儿家庭的科学合理营养,纠正幼儿偏食习惯,特别是注意优质蛋白和钙源补充;减少垃圾食品摄取,特别是碳酸饮料会引起骨钙流失,对幼儿必须严格控制。相对于代谢性肥胖而言,幼儿骨健康未引起足够重视,也未纳入幼儿的常规健康检查内容。建议在幼儿健康监控中加入骨健康指标,对部分骨骼发育有缺陷的幼儿及时补充钙制剂。

(作者分别系长沙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健康中国与幼儿体质促进研究基地研究员,长沙师范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