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人被网祭 监管别沉寂

2022-11-23 09:33:1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殷建光] [责编:印奕帆]
字体:【

殷建光

网络祭扫推动了绿色、健康、文明的祭祀方式,但在网络平台实际的运营过程中,由于监管不严、利益驱使,导致乱象丛生,有违网络祭祀的初衷。福建厦门女生璐璐从好友处得知,一网络祭祀平台设有自己的纪念馆,包括灵堂、详细个人信息和照片。璐璐认为平台侵害肖像权、名誉权,要求平台承担侵权责任。近日,厦门市思明区法院通报了这一案件。(11月21日中国青年网)

网络祭扫,需要平台规范、严谨、严肃,方能行稳致远。报道中的活人被网祭现象,让人反思,这是监管沉寂的后果。

对于这种现象,网络祭祀平台解释说,这个纪念馆设立于多年前,当时还未实行实名制登记,所以目前只能找到设立用户的IP地址及昵称、登录名,无法提供其真实姓名、地址、电话等信息。笔者认为,这种解释难以站得住脚,也是对自身责任的推卸。既然知道IP地址及昵称、登录名,就应该能够顺藤摸瓜,找到根源;既然知道错了,就应该发出公告,公开认错,承诺对自己的平台内容进行大检查,保证不再出现类似情况。出现病症,必须痛定思痛,刮骨疗毒,方能彻底治愈,走向新生。

当然,网络祭祀平台的麻木和监管疏忽也有关。为何网络祭祀活人6年,竟然没有被发现?有平台自身的原因,更有监管无力的原因。这些年,在国家大力倡导之下,网络祭祀发展很快。但是,相关监管还比较滞后,导致了一些不法之人把网络祭祀当做了一个为所欲为的平台。也有个别网络祭祀平台,为了增加点击率,不惜弄虚作假。

民法典》规定,网络平台并非法外之地,公民在从事网络操作过程中,不得利用网络平台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网络服务提供者亦应履行严格审查义务,防止网络用户利用网络平台实施侵权行为。建设网络平台,打造公民精神空间,不能只想到流量变现,还应该想到质量站起,否则,就会成为不法之徒侵犯公民权益、牟取个人私利平台,最终让自己也陷入泥潭。作为监管部门,不能被动工作,必须主动出手,尽职尽责,保证网络空间的清朗,保护公民的权益。

社会进步发展,各种网络平台不断出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监管部门必须主动发现,认真研究,开拓创新,积极履职,督促网络平台健康发展,护航人民群众网络权益。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