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法官形象的一次理性诠释

2022-09-23 08:33:23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盛伯骥] [责编:刘茜]
字体:【

电视剧《底线》海报。

盛伯骥

在大力普法尊法的今天,一部以普及我国现行司法制度及服务为主题的电视剧《底线》悄然走进观众眼帘。《底线》以当代人民法官为创作原型,通过三代法官师徒关系展开,主要讲述了三代法院人发扬法院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在一桩桩纷繁复杂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司法案件中,践行初心使命、坚持司法为民的故事。

《底线》采用全景深描手法,聚焦基层法院,涵盖高院法助、中院刑庭法官、基层法院立案庭法官、律师等群像人物图谱,通过展现不同性格、不同背景、不同层级的法官和律师形象,生动刻画中国法院全景和中国法官风貌。从民事到刑事、从“小案”到“大案”,从“老案”到“新案”,《底线》让观众们看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上,基层法官司法为民、守护底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全方位、多维度展现中国司法改革的最新成果。

综观全剧,其思想境界和主题意境匡守在“坚守底线,捍卫公正”之上,引发的思考与作用不可估量,这不仅是新时代法官形象的一次理性诠释,更是新时期影视创新的一次感性传达。比如说,该剧展示的各类刑事和民事案例近百,出场人物更多,其中有位大爷虽出场不多,但让人难忘。他叫齐大爷,为家事而结识了法庭和法官,于是他三天两头,都要到法院坐一坐,和法官聊一聊,有时发泄下情绪,有时又给法官带上几个温暖的鸡蛋。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我国基层法院的真实写照。

众所周知,在我国传统教育里,法官们的形象是严肃庄重的,连人人敬慕的包公,也是一个大黑脸,不怒自威。然而,在《底线》这部电视剧中,法官们不仅是国法的执行者,也是人间烟火中的普通一员,他们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因此,可以这么说,电视剧《底线》对社会,对受众,甚至对我国司法制度,最有力的贡献就是更新了人民大众对司法机关的认知,也是我国司法制度普及与教育的重大转折点,更是近年来我国司法影视节目创新的最大亮点。

国徽下的法官,也食人间烟火,这是电视剧《底线》亮点之一。由靳东饰演的剧中人物方远,是一名基层法院立案庭法官。他一方面是国家法律的践行者,同时也是社会生活的居家者;他一方面要天天与众多的当事人、证人和律师接触,另一方面也要日日与妻子、女儿和亲朋生活。正是这种职业和生活的交织,责任和情感的交织,让他的信仰有了更重的考验,也让他对权利有了更多的理解。如他为坚持法律公正被妻妹报复伤害,因卷入女儿学校欺凌同学事件被众人责难,这些事故和事件都让他作为亲历者,更加坚定了对执法的严明与公正。该剧的创作者正是以此为切入点,加大对新时期法官家庭生活和情感生活的篇幅,加强对新时期法院工作创优和普法创新的描写,使这部司法题材的影视作品有了更多的受众。

随着新时代的来临,社会生活的高科技化、人民生活的强网络化,导致新型案件高发,如《底线》剧中所描写的“餐饮网络平台强制二选一,不正当竞争案”等案件,将新时代遇到的新问题一一呈现。正是由于这些新的社会矛盾与纠纷是对现实社会的深度折射,这些社会新型疑难杂症也就成为新时期法官面临的新挑战。作为一部影视文艺作品,《底线》以文化的敏锐,迅速触及了这个领域,虽不能完全透彻地解析某一社会事件或解答某一社会问题,但只要它的锋芒涉及了这个领域,那么对这个领域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舆论的影响和辐射极大,何况是一部优质作品。

对于司法教育的普及,有时会生动,有时会枯燥。枯燥的原因是在于过度宣讲与教条,生动的原因是在案例讲述中教育普及。看过电视剧《底线》后,还有一个真挚的感受,该剧好似一部法律百科书,好多法律问题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答案。如婚姻问题是民事审判遇到最多的案件类型之一,剧中数例不同类型离婚案例,不仅让该剧呈现了纷繁世界的人间悲欢,而且将受众带入婚姻关系全景思考。来自于社会各阶层人群的真实案例的再现,不仅让受众感受到人间百态和悲欢离合,同时也通过媒体传播给予了真情援助与法律指导。

近年来,由职场引发的各类案件频发,这些在电视剧《底线》中也得到了足够体现。如“奶茶店加盟案”等案例故事,不但较好地塑造了法官们的公正与真诚,而且告诉人们如何维护自身利益和职场权益。这对人民群众而言,尤为重要,既是在观剧,又是在普法。

法律有底线,法律更有公正,一部司法题材电视剧,不仅写出了人间真情,也写出了人间百态。

回望法治中国在党的伟大旗帜引领下与时代同频共振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承继了一代又一代法律人夙兴夜寐、艰苦奋斗的红色司法基因,电视剧《底线》正是在中国法治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一宗宗案件背后所蕴含的人生百态,注定了其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行业剧,而是一部折射整个中国司法改革进程的时代剧。

(作者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艺术评论专业委员会主任)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