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悲情牌”不如念“服务经”

2022-08-17 09:23:0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张西流] [责编:刘茜]
字体:【

张西流

近日,多个微信公众号推文称:四川攀枝花凯特芒果“大量滞销”,农民“亏得血本无归”。8月12日,攀枝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监督科回应称,当地没有出现芒果滞销的情况,这种行为是“卖惨营销”。而媒体的调查发现,攀枝花芒果、会理石榴、盐源县苹果等,都曾有过被“卖惨”的经历。

农产品滞销,极易引发公众同情,让大家伸出友爱之手。正因如此,为扩大销售,商家往往会利用“爱心助农”的心理,在营销过程大打“悲情牌”。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悲情牌”或许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用多了、用久了,尤其是当社会公众知道是一种“虚假信息”,是人为编造出的一种营销策略时,其危害自然也就会逐步显现出来。

事实上,帮助农民提高适应市场变化、抵御风险能力,比电商打“悲情牌”更重要。换言之,农产品营销,靠打“悲情牌”,不如念好“服务经”。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深入各地进行调查研究,掌握农产品市场行情,引导农民种植适销对路的农产品,避免盲目跟风种植导致滞销。

为农产品价格投保,也不失为有益的探索。如上海市通过制订“夏淡果蔬价格保险方案”,探索完善全国首创的农产品价格保险机制。2010年的“冬淡果蔬成本价格保险”产品,共发生赔款424万元,亩均赔款近80元。农产品成本价格指数保险,将政策性帮助和市场化运作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农业保险的准公共产品特性,既保障了农产品市场供应,又减少了农民损失,有效调动起他们种植农产品的积极性。

破解难题有多条路径可走,而“悲情牌”打得过多、过滥,既伤爱心,又伤农,不是长久之计。

(一审:谢振华 二审:蒋宇 三审:谢峰)
焦点图